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课外课堂初探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ess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更需要创新型和综合型人才,2016年“两会”也强调了“创业创新教育”;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新《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渗透“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理性思维”和“社会责任”这四大理念。为真实了解学生发展需求和生物学习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以问卷调查研究方法为主,其他研究方法为辅;调查问题的设置围绕以下五个维度:①学生生物学习基本情况和发展实际需求;②学生对生物学科认识情况;③学生生物作业基本情况和发展实际需求;④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情况和发展实际需求;⑤学生获取生物信息情况和发展实际需求;然后用SPSS21.0和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同时结合访谈结果和文献查阅的资料,最后总结出以下问题:教学实践与指导理念不同步、信息时代中教师观念的变化和学生意识的更新不同步及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三方面的问题;在对问题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课外课堂。课外课堂学习契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课外课堂的教学方式符合戴尔的学习经验塔理论,结合高中生物教材内容、高考新方案、学生发展需求及新《标准》提出的培养要求,分析了构建课外课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类课外课堂:“培优补缺课外作业课堂”、“以互联网为媒介课外信息课堂”和“创新创业课外实践课堂”;“培优补缺课外作业课堂”通过设计“生活化作业、操作型作业和电子作业”三种不同类型的作业、使用信息化平台完成作业及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达到培优补缺的目的。“以互联网为媒介课外信息课堂”通过“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阅读”和“展示课外阅读成果”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生物、关注生物热点问题及跟生物相关的职业信息,以便在高中阶段就对自己未来做基础的规划。“创新创业课外实践课堂”通过设计“课外实验、参观调查和社会实践”三种不同实践类型,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让学生明白生物与生活的联系,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相关的案例分析,发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课外课堂不仅可以“解决生物学习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还“符合高考新方案的培养模式”;通过本课题的初步研究,有望在日常的教学中能更好地渗透四大生物科学核心素养理念,实现新《标准》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望学生从静态的知识中动起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望学生能更好的认识自己的成长,规划好自己的未来;有望学生通过一个动态空间的学习,重新审视生物与自己、社会和国家的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准确测量高能光子射线剂量建成区的剂量分布,评估三维水箱扫描深度剂量曲线在表浅部位的误差。方法:使用辐射直接显色胶片(EBT胶片)测量加速器6MV光子线由体模表面到最大剂量
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掌握运用地理图像技能,是地理教学的基本目标,利用地理图像进行教学为地理教学的最大特色。地理图像作为地理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与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曾经在教育改革的发展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之后其思想更是被后人一直研究、继承和发展,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以“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目的:对我院102例流产后存在宫内残留物的患者分别进行经腹部和阴道彩超检查,分析其结果。方法回顾性采集自2011年12月~2013年5月于我院进行清宫手术并有病理资料和辅助检查
详细介绍了连州电厂的广东省第一套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内结垢情况,分析了结垢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通过高压原形模拟试验和仿真计算,得出配电系统引起PT铁磁谐振的参数配合范围.这一范围的确定,对验算使用同类PT的各变电站配电系统是否发生PT谐振过电压,如何避开谐振区域,
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地方课程资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历史乡土课程资源作为地方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也理应得到同样程度的重视,然而实际上落实情况不容乐观。在高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经常出现两种文言文教学模式,一种是重言轻文,一种是重文轻言,这两种教学模式要么侧重于文言文的文字知识,要么侧重于文言文的文学知识,无疑都有失偏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