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犯罪人本质特征的思考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ID123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犯罪人与非犯罪人是否存在差异,犯罪人群体是否具有该类群体独特的本质特征,是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必须回答的。由于公众对犯罪人的认识往往具有非理性特点,导致在情感与道德上对犯罪人的社会排斥,这种状况不仅影响法律公平原则,也不利于罪犯的改造。而犯罪人的法律身份特征和外在的犯罪行为特征,并不是犯罪人最为本质的特征。对犯罪人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理论上和现实中都有意义。本文采用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理论,使用次级分析的方法,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对以往犯罪人特征研究进行总结与借鉴的基础上,对犯罪人与非犯罪人进行了多种维度的类比,进而总结与探讨有关犯罪人本质特征的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在犯罪人研究中应遵循的多维模式的方法论原则。从人的物质属性、生物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四个层面归纳了个体与上述属性相对应的存在性、适应性、目的性、关系性特点。认为对犯罪人的研究绝不能强调单一维度或单一特征决定论,而应从人的属性出发,结合个体的特征,从动态和上述属性与特点交互作用的层面进行认识。在个体作为人所具备的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方面,不仅犯罪人与非犯罪人有进行类比以显示不同特征的可能性,即便是犯罪人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别。以往研究的各种有关犯罪人特征的结论之所以不具有预测性,正是在于以物理学方法割裂了人的整体性,以绝对主义的原则强调单一因素决定论的结果。犯罪的本质乃至犯罪人的本质特征,虽然都由危害性行为引发,但在行为的背后,不同个体有着不同的个体特征。反社会性、人身危险性等由外在标签方法并不能代表犯罪人的本质特征。犯罪人个体或群体的本质特征首先可以从犯罪的主要自变量——人格方面体现出来。人格是个体在环境适应过程中表现出的内在心理特征与外在行为特征的统一体,有着稳定性、整体性和跨时间与情境的一致性。在人格层面,人与人的差别是可以观察的,但这不等于说犯罪人的人格在整体上构成不同于非犯罪人的本质特征,而是说犯罪人所具有的人格中的不同特质的状态和组合方式有别于非犯罪人,犯罪人正是因为具有了不同的人格特质,才使他们比非犯罪人更容易出现不同环境中的社会不适应,犯罪也正是社会不适应的具体表现。在理性的层面上,也可以发现犯罪人的特征,尤其是以认知心理学进行演绎的时候。经济学上的理性是指自私的行为,法学的角度表现为自制,而在心理学上,理性是自知。在这些方面,都可以总结属于犯罪人群体规律性的特征。人格作为具体个人的整体面貌,往往只代表个体。犯罪群体与守法群体的差异,要根据犯罪人个体的特征进行归纳,这种差别体现在犯罪人的个性上,体现在人格的社会化程度上,而不完全体现在所谓人格方面。犯罪人的本质特征存在于人的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不同层面,它们系统地作用于具体的个人,并构成犯罪人群体整体的特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在体质辨识基础上采取中西医防治的疗效。方法回顾88例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以体质辨识为基础,对全部患者采取中西医防治策略,对照组给予
1病例报告病例1,男,65岁。右眼视物不见10d。无明显诱因右眼突然视力下降,伴有轻度眼眶痛,无恶心、呕吐的症状,来诊,2008.05门诊以“右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收入院。查体:右眼视力无
从维修制度、状态维修和安全管理入手,分析现阶段电工供电设备状态检修及安全管理现状,依据当前安全管理存在的基础薄弱、数据不可靠等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便利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也给交通运输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为了逃避履行其肇事行为引发的相关义务而逃逸
《伤寒论》对复杂病机证候的治疗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第一是辨证论治原则;第二是表里先后原则,即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第三是标本缓急原则,即缓则缓治,注意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和文化权利的诉求日益增长,公民文化权逐渐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尝试着对公民文化权的基本
目的在中医辨病辨证的基础上观察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伴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各种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对人类健康和生命质量的影响大,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目前糖尿病肾脏病变己成为我国引
本文试图运用管理学知识,论述如何使研发项目组织成为高效团队。项目组织的人员构成不同于一般的团队,成员由各个职能部门抽调出来,每个人对于项目均有自己的理解,同时公司人
在当下中国种类繁多的文化产业现实案例中,仿古街区无疑是对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转换、商业化运作的重要现实途径之一。本论文选取锦里仿古街区这一成都典型的文化产业文本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