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研究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建立了心肌细胞缺氧模型,探讨过表达NRF-1基因是否能改善心肌缺氧造成的病理损伤,并为寻找一种新的心力衰竭治疗的靶基因奠定基础。方法:1.利用慢病毒载体建立NRF-1基因过表达细胞株和空病毒对照细胞株。2.两组细胞通过氯化钴诱导处理建立缺氧模型,并通过CCk-8法测定两组细胞在缺氧状态下细胞活力水平变化。3.检测细胞缺氧下的各种指标变化情况:⑴应用线粒体特异性的荧光染料JC-1,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在缺氧处理后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⑵利用Hoechst 33342法测定不同组细胞在缺氧状态下细胞凋亡的比率。⑶应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NRF-1过表达细胞在缺氧和正常状态下,下游相关的靶基因(mt TFA、mt SSB、ATPδ、Cyt c),共激活因子(NRF-2),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1.构建的过表达细胞株中NRF-1基因表达水平高于空病毒组,且经过抗生素筛选获得了稳定转染的细胞株NRF-H9c2和p Lenti-H9c2。2.成功建立氯化钴诱导的细胞缺氧模型,两组细胞经过氯化钴诱导后细胞活力水平明显降低。3.正常状态下过表达组细胞和空病毒对照组细胞的线粒体去极化水平相当,分别为2.54%和2.60%。当用200μM氯化钴处理两组细胞24小时后,细胞去极化水平变为6.72%和9.6%。随着浓度的进一步增高到400μM时,两组细胞去极化水平分别提高到了9.34%和16.08%。提示过表达NRF-1基因可以降低氯化钴造成的线粒体损伤。4.空病毒组细胞经氯化钴缺氧处理24h,细胞凋亡率为(15.9±3.4)%,与未经氯化钴处理组相比,凋亡比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表达NRF-1组的细胞用氯化钴缺氧处理24h,其细胞凋亡率为(8.1±0.3)%,与空病毒处理组相比,凋亡率下降,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5.过表达NRF-1基因提高了下游靶基因mt TFA基因和mt SSB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其共转录激活因子NRF-2基因的水平,但是NRF-1基因并未带来Cyt c基因和ATPδ基因的表达的升高。另外,NRF-1基因过表达提高了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且抑制了Bax的表达,同时也降低了Caspase3的表达。结论:1.缺氧条件下,NRF-1基因的过表达有利于细胞的存活。2.NRF-1基因改善细胞缺氧状态,可能是通过提高细胞活力,降低细胞线粒体去极化水平,增高抗凋亡基因表达水平和抑制促凋亡基因的水平达到降低凋亡率的发挥作用。3.初步证实了NRF-1基因有望作为一种心力衰竭基因治疗的候选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