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喜树碱自乳化给药系统的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anzhuj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羟基喜树碱(简称HCPT)是一种新型的喜树碱水不溶性衍生物,动物实验显示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抑制活性,而且与常用的抗癌药物无明显交叉耐药性。然而它的半衰期短,化学稳定性差,易水解,见光易降解。所以它的新剂型研究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以HCPT为模型药物,微乳为药物载体系统,对HCPT自乳化给药系统做了初步研究,主要包括HCPT含量分析方法的建立、处方的研究、HCPT-SEDDS理化性质的评价以及对H22肿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考察。   本文首先建立了羟基喜树碱的HPLC含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溶解度、处方筛选等试验中HCPT含量的测定。实验显示,HCPT在蒸馏水、0.1 M HCl和PBS中溶解度分别为20.39、24.52和89.36 ug/mL。采用正辛醇/水模型,测得其表观分配系数为0.95,其脂溶性比水溶性好。这些基本理化性质为处方的设计及工艺条件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通过HCPT在常用辅料中平衡溶解度试验,初步筛选HCPT-SEDDS的处方辅料,结果显示HCPT在助乳化剂Transcutol P中的溶解度最高,乳化剂Cremophor EL和Labrasol次之,油相中的溶解度最小。采用三元相图,比较不同处方组成的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有效自乳化区域,筛选HCPT-SEDDS以Maisine35-1和GTCC作为油相,Cremophor EL和Labrasol作为乳化剂,Transcutol P作为助乳化剂的基本处方组成。   确定了HCPT-SEDDS制备工艺;选择对微乳形成有显著性影响的油相重量百分比(X1)与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比值(X2)这两个因素作为考察对象,以微乳粒径和Zeta电位、昙点、自乳化速率、对药物溶解度为效应指标,采用两因素五水平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确定了HCPT-SEDDS最终处方:油相为Maisine35-1(17.5%)和GTCC(17.5%),乳化剂为Cremophor EL(28.0%)和Labrasol(15.O%),助乳化剂为Transcutol P(22.0%),主药HCPT占总重的1.5‰。   对HCPT-SEDDS最优处方进行了理化性质的考察,包括形态、粒径、Zeta电位、自乳化速率、累积溶出度等。结果表明自乳化形成了均匀球状液滴,平均粒径为30.28±2.61 nm,Zeta电位为-11.25±4.94 mv,自乳化速率在5 min以内,溶出度在60 min内达到90%以上,最大载药量为1.78 mg/mL。初步稳定性试验表明该处方符合相关要求,这为以后该制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选取并建立了H22实体瘤小鼠作为HCPT-SEDDS药效学评价的模型。HCPT-SEDDS和正电荷HCPT-SEDDS抑瘤率分别为40.07%、41.37%,略高于市售HCPT尾静脉注射组,但却是市售HCPT口服组的两倍以上。结合小鼠体重随时间增长曲线,综合考虑表明,HCPT-SEDDS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于市售制剂的注射给药效果相当;通过添加正电荷,可小幅度提高其抗癌活性。
其他文献
伴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我国通信工程项目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人们对于通信工程项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结合实际需求对通信工程进行严格的监管和督促,也成为了相关项目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