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工具研究——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休闲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极点和三产融合的有效载体,对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当前从国家到地方政府普遍关注的热点领域。近年来,农业、旅游等部委相继出台了系列休闲农业政策意见,地方各级政府积极贯彻执行,采取多种政策工具推动相关政策落实,休闲农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随着产业发展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产业急需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而产业相应的管理者、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还处于磨合阶段,政策环境欠佳、政策诉求偏离、市场机制不成熟等问题,导致政府干预下的休闲农业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本文以政策工具及政策工具的选择、利益相关者为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以东台市地方政府目前选用的休闲农业政策工具为切入点,将其分为结构式强制工具、契约式经济工具和互动式影响工具。通过梳理归纳东台市休闲农业政策工具使用的现状,分析其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各类休闲农业政策工具优化对策和组合应用建议,以期达成休闲农业系列政策目标,提升产业发展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东台地方政府在休闲农业政策工具选用中面临着结构式强制工具效力较低、契约式经济工具存在局限、互动式影响工具效果不佳等问题。为了推进休闲农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休闲农业政策工具的作用,本文针对地方休闲农业政策工具的优化策略和组合,给出如下建议:一是结构式强制工具的优化,包括健全政策工具落实组织、完善法律政策保障和改善基础设施供给机制;二是契约式经济工具的优化,包括设立休闲农业专项发展基金、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搭建联动融资服务平台;三是互动式影响工具的优化,包括强化非政府组织能力、引导提高公众参与度、建立全要素的市场体系;四是政策工具选用的优化组合,包括与时俱进调整工具组合、适地适宜协调搭配工具和探索应用新型政策工具。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快速崛起,企业规模和数量在近十年来都在急速攀升。2017年,在国地税合并后,国务院又将社保费的征收划转给了税务部门,税务部门由之前的以纳税人为主体跨越成为以自然人为主体的局面,数量上的增长是呈几何级递进的,无论是实体办税服务厅还是PC端的网上办税服务厅,面对新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模式都已经不足以应对。因此,如何创造新型的办税服务方式、如何提供更加便捷的办税渠道成为了所有税务
学位
目前全世界各国都在关注如何解决政府绩效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实行政府绩效管理是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的重要方面,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政府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1],由此可以证明,我国政府历年来高度重视政府绩效考核工作。  本文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优化为主要研究问题,通过分析温州市政府目前的绩效考核体系,找出政府绩效考核一直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其
学位
近几年,分税制后日益严重的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不匹配问题,使得地方政府资金缺口不断扩张,为保障资金需求,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快速扩张,债务风险日益凸显。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运作机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地方政府快速举债的同时,也伴随着极其危险的隐患。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是目前我国常见的风险之一,对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防范,是化解重大隐患的根本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各国政府把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上升到国家建设的战略性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各地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凸显,公共服务能力成为制约地方发展的瓶颈。基层政府(乡、镇、街道)作为国家行政组织体系的末梢神经,它们直接面对人民群众,是衔接宏观政策与具体落实的关键,更是国家与群众沟通联系的重要纽带。因此,在治理重心下移的背景下,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中央政令的落实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