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业开采过程中引起的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区域性和不确定性,这导致开展常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工作时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若将遥感技术(RS)与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相结合,可以通过室内解译直接人工判读矿山开发状况,也可以进行多期连续监测,使得评价结果更真实,也更能反映出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本文以位于奇台县北东90km处的北山煤田矿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的基础地质特征、2004~2016年北山煤田遥感影像、区域高程(DEM)、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等各种数据建立了矿山评价因子,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各因子、指标层赋予权重,最终将2004年到2016年的北山煤田分成评分最低区、较低区、一般区。本文共建立四个指标层分别为:自然地理(A)、基础地质(B)、环境地质(C)和矿山开发状况(D)。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matlab平台编程实现。每个评价指标下设评价因子,每个评价因子都具有其特性,不具有可比性,所以为了让因子具有可比性,本文根据每个因子各自的标准建立不同的隶属函数,将各个因子量化到0~1之间。最后建立因子的模糊一致矩阵,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得出各个因子的权重值与综合评价得分。本文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在本文中采用了R、G、B三种波段利用植被指标(简称VI)公式对植被进行提取并验证,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说明利用VI公式在缺失近红外波段的影像中提取植被是可行的。2)论文采用了modis数据对PM2.5进行了反演,得出的结果与煤矿正在开采的采场位置比较吻合,说明利用modis数据进行气溶胶的反演在北疆是可行的。研究区内,最终评分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2012年、2014年粉尘污染面积最广,也最为严重。3)评价在本次研究中,从自然地理、基础地质、环境地质和矿山开发状况四个方面对环境质量进行的评价,评价结果也是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04年到2008年综合评分呈波动状,2008年到2014年评分下降迅速,在2014年处形成最低点,2014年以后评分开始上升,说明北山煤矿的开采峰值期已过或已经向环境友好性方向发展。4)评价中矿山开发状况起到了主导作用,粉尘污染的影响范围虽然广,但是影响力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