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降火清胃法对女童ICPP远期心理行为影响的观察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yh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ICPP)是青春发育期常见的一种生长发育的疾病,是目前最常见的儿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其不仅影响儿童的最终身高,而且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的过早启动,体内激素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其青春期提前,性征提前出现,然而患儿还没有为过早的性发育、性成熟,甚至月经来潮,做好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容易出现抑郁、社交退缩、攻击性、违法等一系列特殊的心理变化,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随着性早熟发病率逐年上升,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儿童青少年所面临内外部压力增加,其心理行为问题亦日渐突显。研究目的:通过对经滋阴降火清胃法治疗ICPP女童八年后的回访调查,观察该类患儿的目前身高、体重、月经初潮年龄等情况;同时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 s child behavior check list, CBCL)对其进行心理行为方面的测评,综合分析得出评估结果,以了解该类患儿远期心理行为状况,阐明滋阴降火清胃法对本病心理行为方面的影响,探讨该法在治疗本病的优势所在,为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及干预患儿不良心理行为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96例为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在广州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并确诊为ICPP的女童,将接受滋阴降火清胃法治疗(加减知柏地黄丸(合剂)口服,每日一剂)一年以上的62例女童,设为A组观察组;并将在此期间确诊但未经系统治疗的34例ICPP女童,设为B组对照组。两组女童目前年龄均为14.1-16.8岁,平均(15.1±0.8)岁,其初诊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对象均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其进行心理行为评估,最终得出CBCL分值。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目前身高、体重、月经初潮年龄等。统计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方差齐的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方差不齐的采用秩和检验。统计分析均由SPSS19.0软件包完成。研究结果:1.两组目前身高情况:观察组(155.27±4.44)cm,对照组(151.82±4.66)cm,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0.01。2.两组目前体重比较,P=0.056>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月经初潮年龄:观察组(11.51±0.48)岁,对照组(10.44±0.49)岁,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1。4.通过CBCL的测评,观察组社会能力总分(包括活动情况、社交能力和学校表现三方面)为(14.69±2.38)分,对照组(13.25±2.30)分,观察组分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0.01。5.通过CBCL的测评,观察组心理行为方面的抑郁、社交退缩、攻击三项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余几项分值相近,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具有滋阴降火清胃作用的加减知柏地黄丸(合剂)能控制骨龄的继续发育,可有效改善患儿远期身高,使其最终身高接近正常人群。2.女童ICPP月经初潮年龄较正常儿童提前,通过滋阴降火清胃之加减知柏地黄丸(合剂)干预,可延缓患儿月经过早来潮。3.女童ICPP本身存在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而滋阴降火清胃法可提高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4.女童ICPP本身存在抑郁、社交退缩、体诉、攻击、多动等不良情绪和心理行为,而滋阴降火清胃法对患儿的抑郁、社交退缩、攻击等不良情绪和心理行为有积极影响,可明显改善上述情况。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研究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血糖的昼夜节律性变化,归纳出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血糖的昼夜变化节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医古典名方-玉液汤在不同时间给药对糖尿病大鼠
目的:把清胃降逆方内服和针刺外治有机结合形成针药综合疗法,并以单纯口服中药、单纯针刺以及口服西药为对照,对240例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采用随机、临床对照观察,验证药针综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