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路改扩建产生的建筑垃圾总量与日俱增。若能将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用于道路的路基、基层当中,从源头上解决建筑垃圾的去向问题,既能缩减清运、填埋成本,同时又节约天然建筑材料资源,符合党和国家所提出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以及“垃圾分类”的战略方针,具备突出的社会环境效益。本文以温岭市的拆除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城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路改扩建产生的建筑垃圾总量与日俱增。若能将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用于道路的路基、基层当中,从源头上解决建筑垃圾的去向问题,既能缩减清运、填埋成本,同时又节约天然建筑材料资源,符合党和国家所提出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以及“垃圾分类”的战略方针,具备突出的社会环境效益。本文以温岭市的拆除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技术。在分析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的物理性质基础上,依据n法提出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的掺配比例;结合研究区域气候特征进行浸水条件下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的变形测试,分析了水分对路基填料长期变形特性的影响。应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作为路基填料在不同运营期的沉降变形发育过程,表明该类填料能够使得城市道路路基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中砖块强度较低,在施工压实中会出现“砖块二次破碎”现象,对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级配影响极大。结合施工条件,考虑“砖块二次破碎”对现有水泥稳定基层材料配合比进行修正,提出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作为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的级配组成设计方法。为了分析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作为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的路用性能,在不同级配、不同水泥剂量下进行了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收缩性试验,同时与天然骨料的水稳基层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与天然骨料相差较小,将其用作基层材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最后,以温岭市上林路配套支路工程为依托,结合试验路修筑,总结和梳理了施工要点,提出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用于城市道路路基和基层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其他文献
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物流资源要素投入产出和物流效率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利用DEA-BCC模型、Malmquist指数和面板Tobit回归模型,以2015—2020年沿线省份面板数据为基础,从时间、空间2个维度测算分析了沿线省份物流效率情况及其动态演进,并识别出影响物流效率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① 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物流综合技术效率总体呈递增状态,得益于物流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不断改进;但省份间不均衡,达到物流综合技术效率有效的仅有内蒙古、广西、海南3省,物流规模效率有效的也仅有内蒙古、广西、海南3省
本研究以引汉济渭跨流域调水工程为例,在考虑变化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对跨流域调水工程水源区、受水区和下游影响区的径流过程进行了联合统计,通过筛选调水工程的(最)不利工况,探究了调水工程(最)不利工况下的调度及不同分区的补水过程,提出了最不利工况下的调水工程调度方案。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水源区、受水区和下游影响区的径流演变规律结果显示,引汉济渭跨流域调水工程水源区、受水区和下游影响区的径流序列都
本文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配套市政桥梁工程为例,通过基于Rhino平台运行的Grasshopper可视化插件,研究Grasshopper节点、编写相关节点——箱梁三维中心线的创建方式,利用Dynamo参数化箱梁模型建立的建模方式.本文提出的方法克服了曲线建模精度和效率低下的难题,实现了桥梁BIM模型快速、高质量地创建.此外,该方法可通过数据更新快速修改模型实现参数化建模效果,而构件信息添加至模型后创建完成的建筑信息模型,则方便后期查看和使用模型信息.本次高架桥工程通过Grasshopper参数化
近年来,车联网技术被提出且被认为是未来汽车与交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车联网环境下的完全自动驾驶技术将驾驶人从“人-车-路-环境”中彻底解放出来,车辆行驶不再受驾驶人的心生理所限制,这必将带来又一次道路交通革命。完全自动驾驶高速公路设计若一成不变延用现有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将导致自动驾驶车辆与传统道路不适应、不匹配,同时也不符合工程建设的经济性要求。如何保障自动驾驶车辆的行车安全,同时兼顾工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