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人类社会的发展,最重要进步的目的是人类健康的不断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寿命的不断延长,而这些主要是通过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来体现和衡量的。如何依法行政、高效执法、为保障人民健康起到切实预防作用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目前,公共卫生执法体系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不适应卫生行政工作的要求,执法覆盖面不够全面,对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等监督较多,对疾病预防控制、医疗行为的监督相对薄弱。卫生部已做出部署要求各地按照转变职能、依法行政、综合执法、权责一致的原则,深化卫生执法监督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改革步伐,切实加强一线卫生行政执法力量。国家高度重视并统筹规划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保证卫生执法监督工作投入经费,配备必要的取证、交通和通讯工具,推进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2008~2009年济南市公共卫生行政处罚案例,了解公共卫生违法行为和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行政情况,为卫生行政执法决策提供依据,目的是通过近年来我市公共卫生行政处罚情况,分析该领域卫生违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案件处罚的具体情况,找出企业违法的高危环节,亦即执法工作的重点、难点;探讨卫生执法的经验和影响卫生执法的因素,为今后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依据,以建立机构健全、职责明确、责任落实、保障到位、行为规范、执法有力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提高卫生行政监管能力和水平,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促进卫生行政执法的公平与效率。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调查内容包括:(1)案件执行情况,(2)执行方式,(3)执行结果,(4)处罚程序,(5)一般程序实施时间,(6)案件来源,(7)处罚种类分布,(8)被处罚者的所有制分布情况,(9)处罚专业类别分布,(10)各专业处罚情况分析(包括案由、违反条款等),(11)处罚案卷中文书制作是否规范。以此为基础,研究我市公共卫生行政执法的基本状况。对行政处罚的一般案例进行描述性分析,对特殊案例作回顾性研究分析。研究结果从案件执行情况看,2008年、2009年两年案件执行良好,执行率分别为94.7%和89.8%;执行方式以自觉执行为主,自觉执行率分别为82.8%和84.3%;执行结果以完全执行为主,完全执行率分别为90.8%和96.2%。处罚程序合理、严谨,以一般程序为主;一般程序实施时间平均为39天;2009年简易程序的使用高于2008年。2008年有两例行政复议,维持原处罚决定。案件来源以监督检查发现为主,两年均在80%以上。违法案件专业类别以食品为主,其它各专业均有涉及,处罚对象多为个体经营者,其中罚款占处罚种类的60%以上。执法优势体现为:执行效果好、案卷质量高、文书制作规范、执法中重视证据充分和程序合法。当前不利于卫生执法工作的因素:有法律自身因素、执法环境因素、执法队伍的自身因素等。对策与建议完善卫生法制,健全卫生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排除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对卫生执法的干预,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改善现有用人格局,各级政府要充分保障卫生监督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