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早期英格兰女性犯罪及审判中的性别因素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早期是英格兰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的变化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甚至加剧。作为弱势群体,中下层贫困女性的犯罪也成为值得关注的现象。国外学者对该时期的女性犯罪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探讨,但是对这一特殊时代的经济、社会对女性犯罪的影响重视不够。在国内,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史学理论的发展,学者们开始涉及女性家庭、经济、教育等领域,但是对该选题则鲜有关注,尚未进行类别化分析。所以,本文试图弥补以上的不足,讨论不同类型的女性犯罪,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根源,并且从法庭的审判中寻找性别因素的影响,以期达到多角度认识这一历史的目的,同时也给当代社会以借鉴。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选取有代表性的女性犯罪类型来具体论述父权制社会下的女性犯罪,大致分为四大类:第一是财产犯罪,这类犯罪主要是非法侵占或夺取他人财产。第二类是暴力犯罪,这类犯罪主要是非法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给他人的人身造成一定损害后果的行为。财产和暴力犯罪罪行的参与者没有性别的差异,男性和女性都参与其中。而且,在这两类犯罪中,女性的犯罪特点都深深地受到了家庭角色的影响,比如女性主要偷盗物品是衣物,女性殴打和杀害的对象主要是家人和邻居。第三类,性犯罪,主要包括性过失、通奸、卖淫等。性过失是指未婚女性的私通行为;通奸是指已婚女性的婚外性行为;卖淫则是女性特殊的群体——妓女出卖肉体的行为。在性犯罪中,通奸罪最为严重,也受到严厉的惩罚。但是由于性别双重标准的存在,对于犯通奸罪的女性,法庭惩罚格外加重。第四类,其他犯罪,本文主要涉及诽谤和巫术两种严重影响教区安宁的罪行。这两类犯罪最大的特点在于判罪时带有较大的主观性,一般以声誉作为衡量标准,受到指控的绝大多数为女性。第二章主要介绍法庭对女性犯罪行为的审判。这一章主要通过对财产犯罪、暴力犯罪、性犯罪和巫术行为定罪和量刑的考察,来阐述法庭中的性别差异。不难看出,在法庭中,男性和女性罪犯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一、除特定重罪案件外,在大多数情况下,男性都享受教士特赦权,使得他们的量刑大大减轻,但是女性却不能享受这一特权。二、在涉及盗窃、家庭暴力、性犯罪等太过于违背女性性别规范的案件时,女性会受到比男性更为严厉的惩罚。三、巫术被认为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无论从宗教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安定的角度,行巫术的人一旦被控告,最终都会是死刑。四、在法庭面前,出于女性家庭角色的考量,犯罪女性有时也会被“宽容”对待,但这无法证明女性地位有所提高。相反,这恰恰从反面加强了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限定。第三章分析女性犯罪中的性别因素。当时社会对女性罪犯的态度,主要体现在当时的女性观以及法律法庭中的性别因素。在父权制社会里,女性处于从属的地位,她们在法律方面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法庭对女性犯罪审判的事实,不仅重新确认父权制,而且强化了它。在社会舆论中,犯罪女性是违背主流女性观的一类,是越轨堕落的女性,并被打上恶毒和淫荡的标签,被社会所诟病。通过对审判个案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法律在某些罪行的审判中,对女性采取了宽容的对待,实际上是为了维护父权制,仍然将女性置于强大的男权之下。通过前三章对女性各种犯罪类型的特点的考察、犯罪行为的界定及审判中性别因素的分析,将处于社会边缘的女性的生活状况和与当时的社会相联系,不难看出,社会和法庭对犯罪女性的态度的出发点是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在父权制的社会网络下,女性犯罪审判中的挑战和维持之间的抗争是当时社会状况的典型反映。所以,通过女性犯罪犯罪及审判中的性别因素的考察,有利于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近代早期的英国社会。而且,女性犯罪是任何时代的普遍现象,也是时代特点的典型反映,研究近代早期英格兰的女性犯罪以及审判,对于当前我们时代的法律制度以及社会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db:内容简介]
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在国内已经有众多相关应用的尝试。但是受到遥感影像分辨率的影响,能满足1∶1万土地利用变化的应用还较少。以浙江省湖州市东林镇域内一块试验区为例,阐述了利用SPOT5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1∶1万土地利用变化的方法、过程,同时给出了实验结果,进行了该应用的可行性讨论。
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结构改革不断深入,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日趋活跃,为更好的解决信息不对称下交易双方对目标企业的估值产生的矛盾,“对赌协议”在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并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随之暴露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对赌协议的完成质量较低,大部分对赌协议在签订后要么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要么被并购方的经营业绩没有达标给并购方带来经济损失,如何理性的在并购中运用对赌协议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
对所有儿童来说,无论它们属于何种语言体系,语音和语言结构的发展都历经相似的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语言学习的进程是完全相同的。个体性和社会性对
攀西地区是我国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对整个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及其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但近年的统计发现,随着气候干旱化趋势加重,攀西地区作物受灾和绝收的面积不
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作为企业优秀人才的直接输送方,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应积极推动自身教育模式转变,培育大批适合“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据此,笔者在分析“
<正>一2010年11月6日,第一届国家形象修辞学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上海市语文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应用语言研究所、华东修辞
本文从新视角YCT考试出发,结合自己在韩国的任教经验,对《好棒儿童汉语》与新YCT大纲做适应性分析,考察教材与新YCT大纲词汇、语法、语言功能的匹配度,为使用该教材指导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