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智能分析系统研究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a9816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地震灾害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灾害之一;尤其当其发生在城市或城市附近时,所造成的破坏更大。应用GIS建立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是有效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现有的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中防震减灾专业模型与GIS功能结合不够紧密,在GIS空间分析功能的使用方面也较为欠缺,这样常常导致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缺乏实时性。当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发生变化后,系统很难根据基础地理信息的变化,对城市防震减灾专业信息作出相应的更新,这严重地削弱了系统在城市防震减灾中的功效。 为了增强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更好地服务于城市防震减灾,必须加强对地震灾害智能计算的研究,开发出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智能分析系统。本文围绕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智能分析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主要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在分析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智能分析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开发策略,并设计出系统原型。本文提出的系统开发策略为:采用原型法分析系统功能,根据分析结果快速建立一个系统原型;采用结构化设计方法分解系统原型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方法编程实现系统原型。在系统原型开发和使用过程中,不断地演化系统原型。 (二)以模糊数学为工具,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适用于GIS系统的建筑物震害预测方法—模糊震害指数法。该方法首先分析不同类型建筑物的群体震害指数;然后通过考察不同建筑物个体的抗震性能,修正群体震害指数,得到单体建筑物的模糊震害指数;再通过对单体建筑物的模糊震害指数进行模糊识别,确定单体建筑物的震害等级。该方法操作简便、易于编程,而且还可以根据收集到的震害预测资料动态地修正群体震害指数,实现该方法的动态性。文中还归纳了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智能分析系统的其它常用专业空间分析模型。 (三)在对比、分析GIS系统空间数据管理四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对象—关系数据库来实现对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智能分析系统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并以Arcinfo8.1的Personal Geodatabase为例论述了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开发步骤。 (四)分析了GIS工具软件常用的二次开发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应采用基于COM技术的集成二次开发方法,来开发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智能分析系统。文中应用ArcObject,结合VB等开发工具,阐述了系统的开发过程。 本文应用上述理论研究成果,开发了镇江市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智能分析系统。
其他文献
提出了第一类与第二类二维准晶概念.在笔者已有工作(范天佑.软物质准晶广义流体动力学方程组[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6,37(4):331-344.)的基础上,对可能的7次、9次和14次对称软物质
2015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在发达国家中将应该最亮丽,中国经济的表现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仍将相对稳健。这一经济格局有可能使没有正式框架的中美两国集团(G2)成为客观存在,在未来
准分子激光在工业制造、科学研究、生物医学、核聚变、光电子、半导体等重要的课题研究领域上有广阔的发展远景。特别是准分子激光在光电材料、光电技术上有得天独厚的优良性
采用二重染色法对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幼鱼的脊柱、尾鳍、背鳍和臀鳍骨骼发育异常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脊柱发育异常包括脊柱前凸、脊柱后凸和脊柱侧凸以及椎骨的愈合、
在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对虾健康养殖实验场、湛江市乾塘对虾生态养殖场分别对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高位池(higher-place ponds)生态环境特征、池塘水体悬浮有机物的定量方法
辛亥革命送走了作为权利象征的皇帝,革命的胜利是民族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成功。但当时的现实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确由新的开始就陷入了困境。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废除尊
近年来,南京市浦口区稳步实施、有序推进生物农业发展,以全市"一谷四园"生物农业发展布局为指南,加快推进浦口区生物农业园规划布局与建设,初步形成了"两核、一环"的总体格局。分
2015年1月20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在该学会的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J Clin Oncol)》在线刊发了《2014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临床实践指南更新:癌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预防和治疗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成长中的大学生面临日益增多的社会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出现。大学生
文章从“给”和“V给”构成的双宾句及相关句式表现出的不对称出发,追溯事件的观察、记录、表达和分类等问题,构拟出“给予”的典型意义是“自立的转移物在外力作用下由自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