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虫感染致小鼠发病机制的探讨和药物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vickyvictori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Cs.)又称肝吸虫(Liver fluke),是一种食源性寄生虫,患者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嚢蚴的淡水鱼肉而感染,囊蚴在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寄生在肝胆管内,引起肝胆管及其周围的炎症病理变化,可诱发黄疸、胆管炎、胆石症、肝胆管周围纤维化等病症。其在全球的流行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韩国、朝鲜、日本、越南及俄罗斯远东等国家和地区。在我国,目前已有1249多万人感染肝吸虫,27个省/市不同程度的存在肝吸虫病流行,以广东省流行最为严重,人群感染率最高达30%
其他文献
恶性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病人预后差。研究发现,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恶性胶质瘤中显著高表达,且可以促进胶质瘤细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