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电视剧研究——以《康熙微服私访记》为例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58年6月15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播出《一口菜饼子》至今,我国电视剧走过了整整半个世纪的历程。在5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电视剧由直播到录播、由黑白到彩色、由单本剧到连续剧、由搭景拍摄到实景拍摄……我国的电视剧,产量之多、覆盖受众之广、影响力之大,已经远不是其他艺术门类可以相媲美的,电视剧已经成为老百姓非常喜爱的一种文艺样式。在这50年中,产生了数以万计的电视剧作品,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各种类型,每一个类型都有其特定的产生背景,都显示出不同的艺术特色,都具有不同的市场价值,同时又有不同的运作方式。  为此,我们针对我国电视剧类型进行了系列研究,梳理各个电视剧类型的发展历程,总结各个电视剧类型的创作规律,并以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为主要方法,尝试对电视剧理论研究加以补充和完善,也对各类电视剧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为对电视剧类型进行的系列研究之一,本文所研究的方向是戏说类型的电视剧,主要针对其审美性和艺术性进行分析。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戏说电视剧的出现及热播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深受观众喜爱。在社会主义转型的环境下,戏说电视剧融合了“戏说”这一特殊的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反映模式与“电视剧”这一当代文化传播媒介两大元素,将大众文化与娱乐精神以一种“品牌化”的方式推广出来,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虽然,在一定意义上看,戏说电视剧不论是从艺术角度挖掘,还是电视剧的制作上,这一题材的电视剧还处于一个摸索的发展阶段,还存在诸多不足,还面临着需要解决和改进的一系列问题。但“戏说”所包涵的内在特质仍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如从审美角度来看,“戏说”这一新鲜的题材和叙事策略与现实生活的时代精神要求有着相当高的一致性,而从艺术角度来看,戏说电视剧的喜剧化、娱乐化制作态度为电视剧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本论文试图从电视剧的发展概况、审美特质、艺术特色、前景展望四个方面对戏说电视剧做一个大致的梳理,主要以代表剧作《康熙微服私访记》(1-4部)为例进行分析,进而探索戏说电视剧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其他文献
公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领导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朱明王朝。明太祖深知“武定祸乱,文治太平”这一封建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于是他将“行教化,施教育”作为基本国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