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成为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factor,vWf)大部分由受损的内皮细胞所分泌,作为内皮细胞活化和损伤的生物学标志物,可以反映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及高凝状态是否存在。在高糖作用下,由于内皮功能损伤及紊乱、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氧化应激、高凝状态等因素使DN患者血清vWf水平升高。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 T2DM)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患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水平,及其在DN发生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
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水平(ACR)(尿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分为正常蛋白尿组(49例),微量蛋白尿组(50例),临床蛋白尿组(45例)。分别测定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g)及血清vWf水平,并与49例正常对照组比较。采用稳态模型(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t,HOMA-IR)公式评价胰岛素抵抗。
结果:
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年龄、病程、BMI、HbA1C、FPG、FINS、HOMA-IR、ACR、vW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临床蛋白尿组血清vWf、Fg、HOMA-IR、ACR、HbA1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P<0.01)。微量蛋白尿组vWf、Fg、HOMA-IR、ACR、HbA1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1)。T2DM患者血清vWf与T2DM病程、BMI、HOMA-IR、HbA1C、ACR、Fg呈显著正相关。T2DM患者中,以HOMA-IR、HbA1C、ACR、病程、Fg为自变量,以血清vWf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IR、HbA1C、ACR、病程、Fg水平是影响血清vWf水平的重要因素(P<0.01)。
结论: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紊乱是DN发病机制之一,血清vWf水平可以成为DN早期的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