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工程的推进,中国高速铁路的运营里程目前已突破2万公里,高铁的“中国品牌”响彻世界。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模式充分体现了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力量。中国高铁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和推动我国整体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价值都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中国高速铁路在打入国际市场的同时,其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如:国际化认知度不高、国际型高端人才稀缺、高铁出海面临多重风险等。因而,识别中国高速铁路的核心能力,开展中国高铁核心能力评价就迫在眉睫。通过对中国高铁核心能力的评价,可以为保护和提升我国高速铁路核心能力提供依据,对推动中国高速铁路发挥竞争优势,拓展市场空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对象是中国高速铁路系统,包括政产学研用五大参与者,以中国铁路总公司为核心主体,统筹规划各方资源。文章首先介绍了技术创新、核心能力等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与概念界定,以此为基础,阐述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进而分析其核心能力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根据中国高速铁路的特点,构建了一整套系统的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高速铁路的核心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最终结果得出,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的核心能力属于“一般”,其市场运营表现较好,但是技术创新与运营管理方面仍有欠缺,需提升完善。具体到更细致的指标,其在环境整合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及技术延展能力的表现良好,但是在高层领导素质与能力、现有核心能力的保护与发展等方面都需要提升改进。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未来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重心应放在技术创新与运营管理方面,不断加快高铁技术全面自主化进程与运营管理能力的快速提升,尤其是要注重管理人才的培养、高层领导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对现有核心能力的保护以及“走出去”所面临的风险的预防等。只有不断加强中国高速铁路的核心能力管理,才能让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铁国际市场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