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角色”是语用分析、尤其是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术语,可以从交际参与者和话语信息之间的关系来开展研究。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参与者通过对话语信息负责而实现“话语权”,当说话人表明自己不是话语信息的最初来源、对话语信息不负责任时所承担的就是“零话权”。零话权是一种特殊的话权现象,在语用学中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得到特别的重视和充分的讨论。本文以电视访谈语料为分析对象,对零话权的定义、标记性、分类标准等问题进行了原创性阐述;探讨了不同类型的零话权的实现方式、使用特点和适用语域;明确了零话权是一种有标记的话权关系,说话者使用零话权人身份发话是一种有特殊功能的话语策略,同时论证了访谈是一种能够突显零话权使用特色的优势语域。本文分为五章,各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通过综述明确研究对象,介绍了文章的研究价值,阐述了全文的论证思路,并界定了研究的语料。根据以往对话语角色的研究,首先明确话语责任是区分话语角色的重要标准。说话者由于在交际中承担了不同的话语责任而实现了不同的话权,其中零话权是说话者完全不承担话语责任的情况,是一种特殊的话权现象。第二章,通过比对,论证零话权的标记性。通过对标记理论的回顾,提出话语角色在交际中所实现的话权关系也具有标记性差异。通过对完全话权、部分话权和零话权三种话权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和比对,提出了零话权是最具标记性的话权关系。同时从语用和认知两方面对其标记性的成因进行了剖析,最后完善了零话权的定义,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讨论零话权的分类问题,分析了三种类型的零话权各自的语言表征及使用特点。第一节确立了零话权的分类依据,认为零话权与完全话权、部分话权的根本性区别在于说话人所提供的话语信息有其他来源,所以信息来源应该成为分类的重要依据。然后根据信息源的可信度及其和交际者的距离,将零话权分为两大类、共三种情况:一是信息源在场,信息来自“交际中的一方”;二是信息源不在场,又分为信息来自“确定的第三方”和“不追究的第三方”两种情况。分别描写了每种类型的语言表征,分析了交际者对其进行使用时的交际心理,并进行了语料验证。第四章,探讨语域对零话权的影响。本章从语域理论入手,将影响说话人实现零话权的因素确定为三种:交际话题、交际者之间的关系和交际目的。接着在访谈、课堂和法庭三类语域中将说话人对零话权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比对,分析了每种因素对说话人选择零话权的影响。综合各类因素,讨论了访谈中的零话权的使用特点,论证了访谈是零话权发挥功能的优势语域。第五章,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及研究的不足。本文聚焦于话语角色在交际中实现的话语权,通过比对分析法和具体的语料证实了零话权概念的存在,丰富了对话语角色的研究。本研究的原创性在于:第一,指明了零话权的标记性;第二,信息源的差异形成了零话权的三类功能各异的使用模式;第三,零话权的三类模式证明,零话权是重要的话语策略,而访谈是最能凸现零话权使用特色的优势语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