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基础建设的持续投入,公路交通建设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并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西南地区为枢纽的交通路网将逐步形成。在西南山区高等级公路的修建过程中,难以避免地面临大量岩土边坡稳定性问题。原始边坡受开挖扰动而失稳的问题也成为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而解决边坡失稳问题,除了尽量减少对原始边坡的扰动外,采取合理的加固措施,是保证公路正常施工与安全运营的有效方法。本文以起凤山隧道进口左侧边坡为研究对象,运用FLAC3D软件对边坡在隧道开挖扰动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多属性系统决策方法优选出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应急加固措施,以有效保障起凤山隧道进口段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大丽铁路的安全畅通,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因隧道明洞段施工清理坡脚浮土以及明洞仰拱开挖施工的扰动,引起临近已支护完成的边坡失稳。在收集并整理边坡所处的地质环境资料基础上,运用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对边坡的滑坡特征进行勘探,圈定了边坡的滑动范围,确定了边坡的滑动深度。(2)结合现场实际,运用FLAC3D分析边坡在不同施工阶段的稳定性状态,并绘制安全系数变化折线图,全方位分析边坡从原始状态到开挖失稳这一动态过程中的应力、应变、位移变化特征,总结边坡产生滑动的主导因素,为边坡应急加固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3)在原有设计加固措施基础上,运用模糊多属性系统决策方法优选出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钢花管注浆型抗滑挡墙+锚索框格梁的联合应急加固措施,并根据边坡在正常和降雨情况下的安全系数以及受力、变形情况,综合分析边坡加固完成后的稳定性,评价应急加固方案的加固效果。(4)应急加固措施施工完成后,在边坡坡面上布置沉降观测点,对加固后的边坡进行适时地观测,并将实测数据与模拟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判定边坡是否趋于稳定,验证边坡应急加固方案优选结果的正确性。观测数据表明边坡是稳定的,方案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