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可以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据最新数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数量现已达到近5000万户,在全国企业总数量中占比达到99%,为我国贡献了60%的经济总量,上缴了近50%的税收,提供了80%的就业岗位,产品出口额占比达到了68%。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不断普惠,中小企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还会进一步上升。但是中小企业发展也煎受众多复杂因素的困扰,其中,融资问题作为首要因素一直成为影响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大多数中小企业从出生开始就面临着融资难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存在缺陷,信用意识差、经营管理方式落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突出,现有的传统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会非常排斥;另一方面,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环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主管法律法规缺位,已出台的法律规范之间又存在待协调问题,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发展长期得不到保障。中小企业融资难作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近年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都备受关注与重视,除国内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文献外,政府近年来也开始频频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要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要准入条件具备的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依照法定程序成立中小型商业银行,以弥补我国部分地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这充分说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经正式摆上解决层面。本文从中小企业两种不同的融资方式入手,对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列举,并对其融资难的法律原因和其他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将国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时所采取的的优秀法治经验和我国实际现状相结合,探索出我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法治化路径选择,较为深入地研究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相关问题。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中小企业融资概论部分简单地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范畴、划分、发展概况及现有经济体制下中小企业的一般融资形式进行了概说;第二章: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表现及原因分析,首先分为两节内容对传统金融模式下和民间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面临的困难问题进行详细列举,并通过三、四节内容针对其在两种不同的融资模式中所面临的困难问题进行了法律和其他原因分析;第三章: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的法治经验及启示,第一节内容分别对美国、日本、德国三个国家的中小企业融资所采取的法治经验从法律体系、担保机制、监管体制、信息服务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第二节内容主要将上述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法治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应该如何去做谈了本文的一些建议;第四章: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法治化路径是本篇论文的核心部分,从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法律制度的规范体系、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以及加快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规范化发展步伐对中小企业融资在传统金融和民间金融模式下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选取法律途径进行了解决,包括修改《商业银行法》、《担保法》和完善《征信管理条例》以及制定《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法》,协调现有法律关于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规定之间的关系,并提出通过法律规范对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共享机制提供保障以及对现有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本文从理论界和实务界有针对性地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了应对建议和法治化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