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持股规制研究:以股份回购的视角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f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理论上有将交叉持股,特别是母子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类比于股份回购或者持有自己股份来进行处理的例子,本文重点讨论这一类比的合理性。并进一步讨论司法实践中将股份回购的相关规定类推适用于交叉持股案件,以及将来立法参照股份回购的有关规定进行交叉持股法律规制的可行性。 本文第一章主要对交叉持股和股份回购进行制度分析,就一些基本问题进行讨论,为后文的进一步研究作理论铺垫。由于理论界有不少文章对交叉持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择要综述,主要从概念、形态和效应三个角度对交叉持股进行讨论。同时,本文论证的角度是将股份回购作为交叉持股规制的参照系,故选择了法律规制股份回购的动因、效用与可适用的情形、不同公司形态下的股份回购、持有自己股份的处置这几个角度进行制度概览,以备后文讨论。 本文第二章进行交叉持股规制的法理分析。本章的论点是:交叉持股制度在司法上可以类推适用股份回购制度处理相关案件,在立法上可以参照股份回购制度进行法律创制。本章首先从形态、经济功能、法律效应、法律规制等方面论证交叉持股与股份回购的相似性,然后用类推适用的法学方法论原理以及几个相关的法理学视角来论证上述论点。 本文第三章进行交叉持股法律规制的立法建议。本章主要是从参照股份回购制度的角度,在立法模式选择、横向交叉持股、纵向交叉持股以及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特别规范等方面参照各国立法例,对我国交叉持股规制的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
其他文献
法律拟制,以及其种概念法定拟制,系法学重要范畴。然而,遍观当今法学界,却几无人对之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梳理。尤其是法定拟制,更是鲜有论及。在刑法学领域内,我国现行刑法分则
在答辩制度上,我国实行的是答辩任意主义,被告在接到原告的起诉状之后可答辩也可以不答辩,都不会影响法院的审理进程。答辩任意主义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凸显出弊端,其中最大的
1951年8月28日,金秀瑶民自治区人民政府借鉴瑶族传统石牌制的影响力,通过召开代表大会、进行民主协商的方式订立《大瑶山团结公约》,取消了长毛瑶封建土地垄断特权,解决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