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科学现代化包括社会科学走向社会技术,要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这一重大发展。社会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组织过程、行政法治建设过程、文化教育过程,环境保护和治理过程,也广泛应用于等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并对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等都有着重要意义。从社会技术的角度考察社会生活,应该存在“社会生活技术”这一研究范畴。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针对“社会生活技术实践论”进行研究。
本研究运用马克思理论的基本观点、方法论和研究框架,从哲学理论层面,详细构建了社会生活技术的科学理论体系。首先界定和探讨了社会、社会生活和社会技术在哲学理论层面的概念和研究范畴,进而对什么是“社会生活技术”这一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研究社会生活技术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本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通过社会生活技术的原则和作用领域来识别影响社会生活技术的关键因素,即日常生活的生产技术、消费和休闲活动技术、日常生活支撑体系的技术、公共领域支撑体系的技术等。
本研究认为社会生活技术是运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理论在实践中协调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日常生活关系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及其知识的总和。社会生活技术指的是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社会技术。它存在于人们日常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目的是如何使社会生活和谐、稳定,社会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的主要标志就在于,从全社会而言,个人和家庭的社会生活质量水平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