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技术实践论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pi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科学现代化包括社会科学走向社会技术,要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这一重大发展。社会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组织过程、行政法治建设过程、文化教育过程,环境保护和治理过程,也广泛应用于等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并对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等都有着重要意义。从社会技术的角度考察社会生活,应该存在“社会生活技术”这一研究范畴。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针对“社会生活技术实践论”进行研究。   本研究运用马克思理论的基本观点、方法论和研究框架,从哲学理论层面,详细构建了社会生活技术的科学理论体系。首先界定和探讨了社会、社会生活和社会技术在哲学理论层面的概念和研究范畴,进而对什么是“社会生活技术”这一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研究社会生活技术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本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通过社会生活技术的原则和作用领域来识别影响社会生活技术的关键因素,即日常生活的生产技术、消费和休闲活动技术、日常生活支撑体系的技术、公共领域支撑体系的技术等。   本研究认为社会生活技术是运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理论在实践中协调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日常生活关系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及其知识的总和。社会生活技术指的是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社会技术。它存在于人们日常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目的是如何使社会生活和谐、稳定,社会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的主要标志就在于,从全社会而言,个人和家庭的社会生活质量水平体现。  
其他文献
从1960年伽达默尔出版《真理与方法》开始,其哲学诠释学在西方各国迅速传播开来,发展为学术主流,而且在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也相继建立了以其诠释学为理论基础的艺术诠释学、
在现代性的论争中,鲍曼的现代性思想独树一帜。鲍曼对现代性的分析和批判以事件和问题为切入点,以后现代性为参照系,以各种隐喻的修辞手法来分析和批判现代性。本文对鲍曼的
大科学时代,科学失范现象屡屡发生,建立在实在论基础上的默顿科学规范理论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为了适应科学的新变化,默顿学派的研究者们在默顿研究的基础上对规范进行了增补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交流愈加频繁,合作愈加密切,这不仅促进了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人员、物资、劳务的流动,而且促进了彼此的文化交流。20世纪90
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已引起中国学界、实业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将在学界有关德鲁克管理思想研究的既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德鲁克的学术文本及其
翻阅20世纪的历史,很容易发现“数字技术”这个关键词。数字电视、数字手机、数字洗衣机、数字空调……似乎一夜之间数字技术占据了我们所有的生活空间。当今,数字技术已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