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人性论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ruiho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媒介主体性与媒介的人性的辩证统一,即人与媒介之间具有的本质相关性,构成了媒介人性研究的理论问题。媒介人性研究试图从人的本质角度阐明媒介的本源,探寻媒介的运行和发展规律,以及人与媒介之间具有的本质相关性。从人的角度看,主要研究人如何在媒介中发挥主体性;从媒介的角度看,主要研究媒介中的人性。在信息社会中,随着科技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媒介发展的动机,不仅仅受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驱使,还受他利动机的驱使,这意味着媒介发展的动机将呈现出结构性与层次性的多元化特点;媒介发展的价值标准是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综合价值的最大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介在不断构建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媒介人性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对媒介人性的研究,就是对人类理想媒介生活方式的追寻。对媒介情感本体的肯定,是考察媒介人性的必要前提,爱心传播是媒介人性传播的高级形态。从媒介功能的实现来看,媒介人性是媒介自我塑造的过程。媒介慈善,媒介公益各自开启了一个新的地平线,向我们展示了媒介人性的不同方面。媒介慈善与公益以爱心关怀引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有物质资源的整合,又有精神的追求,既有个体良知的升华,又有广泛的社会行动.在媒介产业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利益的刺激,媒介人性缺席,表现为媒介暴力、色情泛滥,信息欺骗等。解决媒介人性缺席的前提是明确媒介身份。本文把媒介人性缺席归因于媒介畸形发展以及媒介的整体焦虑。媒介人性传播最终关注的是媒介的精神生态。人性良善是媒介的普适性精神资源。媒介的精神生态以媒介人性为基础,媒介人性将媒介生态文化体系中的零散的生态现象、理念等整合为完整的体系,以人性尺度来审视媒介的发展和进步,以人性的观念重构人和媒介的关系,以人性的良善来为物质进步和人类心灵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提供精神动力。
其他文献
以黑龙江省各高校在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满族传统体育的项目分类、相关概念以及黑龙江省各高校在华留
随着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厂级监控系统SIS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该系统为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的紧密结合提供了合适的解决方案。文中对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厂级监控系统进
采用聚乙烯醇为主要包埋材料,对改性后的活性炭进行包埋,进行新型除磷吸附剂的制备.在温度为25℃,pH为5时,将负载氧氯化锆的活性炭包埋于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比为8∶1的包埋剂
指纹作为一种身份识别的工具在很久以前已经被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但早期由于技术的局限性,指纹的采集精度不够,因此应用面比较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子器件也飞速的发
近年来,传统药物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副作用多、毒性大等问题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石蒜碱是石蒜科石蒜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大量国内
介绍了利用M athCAD软件在数值计算和图形绘制等方面的功能,以及对机构运动特性进行可视化分析的特点与实例。该软件用于机构精确设计,其程序直观性好,可给出实时图形结果,便
目的探讨医疗、药学、护理、营养临床综合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临床对症治疗,而干预组合并实施临床综合
介绍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建议“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找寻青少年兴趣切入点,加强馆校互动,共建社会教育基地,策划研发系列活动,以个性化的教育活动助推青少年发
根据相关调查和分析发现,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关键核心技术比较少;二是,技术标准化体系没有;三是,产业链整合不够专业化;四是,市场培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