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盐α-淀粉酶的克隆表达及嗜盐机制的探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520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快速发展,许多生产过程需要在特定环境下进行,如高温、高盐或碱性环境,这就导致了极端环境工业用酶的开发和利用。嗜盐性α-淀粉酶因其能够在高盐环境中具有稳定的酶活进而能抵抗工业生产中极端环境,这一特性越来越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从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基因组DNA中克隆到一个淀粉酶基因f2,并在大肠杆菌JM109中进行过量表达。对重组蛋白(F2)进行纯化和酶学特性测定表明其在有NaCl存在的条件下才具有酶活性,而在没有NaCl的条件下酶活基本丧失,因此鉴定F2为嗜盐性α-淀粉酶。以可溶性淀粉为底物时,F2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6.5,最适NaCl浓度为3mol/L,并且在NaCl浓度为6mol/L时还有大约50%的相对酶活力存在。K6为本实验室构建的来源大肠杆菌JM109的重组淀粉酶,经研究发现它也具有耐盐性。对K6进行酶学性质研究表明,它的最适NaCl浓度为2mol/L,在浓度为5.5mol/L时还有大约20%的相对活力存在。通过同源建模和定点突变技术对F2与K6的嗜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将F2中E130和E131以及K6中E287的酸性氨基酸E突变为中性氨基酸A后,淀粉酶的嗜盐性发生了改变,即突变酶在高盐环境中酶活力急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结果表明酸性氨基酸对嗜盐酶的嗜盐特性有影响。进一步对突变酶及原始酶进行三维结构分析表明,突变酶与原始酶相比在其突变位点附近p折叠链数由4个减少到两个,并且链的长度也变短了。初步推测酸性氨基酸和酶空间结构中p折叠链均对嗜盐酶的嗜盐特性有影响。
其他文献
通过1800多份初中生英语早读现状调查表的统计,造成初中英语早读效果不佳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学生层面上有:1.学生对早读重视不够。2.学生任务不明确。3.早读形式单一。教师层面上有:1.教师没能正确、及时引导学生早读。2.大部分教师对于早读形式没有进行有效的研究。3.对于学生没有分层布置早读任务,“优尖生”“学困生”早读时存在有的吃不饱,有的完不成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课题组老师经过一年的集体实
在全球信息化过程中,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科技文本翻译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能源在各国工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石油科技翻译的地位也越来越凸显,高质量的翻译文本必将直接影响读者对信息的获取和解读。依托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实物仿真平台进行的翻译实践,本报告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对科技文本的翻译方法进行探究。科技文本的特点是专业性强、信息量大。其中句式结构复杂、成分关系多样,给英译汉翻译造成了很大困难
夯实水泥土桩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地基,以其经济性、实用性,以及工程性状好等优点在各类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针对其施工技术要点作一些对比性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