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个世纪的中国文坛,萧军是一个特殊的、传奇性的存在。没有谁能像萧军那样爱得上去,也恨得上去。他执着顽强、乐观正义,不好惹,硬骨头像鲁迅;他慷慨激昂,堂堂正正,不违心,是个地地道道的男子汉大丈夫。萧军的一生都在不断的闯荡与冒险中度过,彰显着鲜明而浓厚的江湖文化精神,无论身处何种困窘、艰险的处境,无论命运被抛掷在何种边缘的位置,他总是保持着倔强、豪放、刚烈、侠义、自由不羁的人生姿态与人格精神。萧军对于“江湖”的反复言说同样是他所有小说人物性格的一个贯穿主题,“江湖”也是他用以反映作品人物和自身人格粗犷的一个特殊视角。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江湖文化这一视角切入,通过对作家生平、小说文本、叙述模式、审美趣味等方面的考察,探寻他与江湖文化之间的内在精神契合,并挖掘这种“江湖气”在萧军从事左翼文学与延安文学创作过程中对自身的影响与建构。从江湖精神与左翼精神、江湖文化与延安文化矛盾对立的视角考察作为主流文化与江湖文化整合者的萧军在文学史上的兴衰与沉浮。从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对萧军人生和创作命运的影响来认识江湖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思考以及与主流文化复杂的互动关系。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章首先考察了江湖的概念、范围,概括江湖文化的基本特征,其次对萧军性格中所特有的江湖文化精神特征进行概括,基于此,对萧军思想的文化渊源进行梳理。第二章通过对萧军小说创作中一系列具有江湖文化内涵的江湖环境、江湖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考察萧军文本对江湖文化精神的继承和表现。第三章对萧军在创作过程中形成的以积极参与、火爆热烈的审美心态,崇勇尚力的行动美感为代表的江湖审美趣味进行了重点分析与研究。尽管江湖文化的价值观念客观上确实存在某些缺陷和硬伤,但仍不失其鲜活而独特的价值。江湖文化的价值观念对萧军来说,一个最大的益处就在于它使萧军在任何境况下,都不至于淡漠掉自己的主体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萧军及其文本中所体现出来的江湖文化观念可以说是当时左翼主潮下一道别具一格的文化风景线,这也正是其在文学史上的真正价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