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十一五”计划的制定,我国开始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十八大召开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构想,使得新农村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新农村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新农村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新农村建设工作能有效地进行,有必要对各种影响因素做客观的分析。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乡镇行政管理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必须对我国基层政府的行政体制进行改革。文章基于我国当前农村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背景,并分析了我国农村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现状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进程。从现状以及发展的历程来看,一方面其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地向前发展,而从另一方面来讲,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乡镇机构臃肿、人员膨胀,职能转变较慢,党政关系模糊,干群关系紧张,村镇协调较差,乡镇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制度因素、财政因素、思想因素、人员因素等多方面。因此,乡镇行政管理需要在新形势下进行创新与改革。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从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干部素质、明确党政关系、改善干群关系等角度改进,以期达到对我国农村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目的。本文的创新性在于将创新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开始进行,为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提出了新要求。创新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也应抓住此次契机,使得乡镇部门最终成为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农村领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