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心脏流出道的分隔与重塑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hl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胚胎早期单管状心脏流出道连于动脉囊和原始心室之间。随发育,流出道经复杂的分隔和结构重建,参与心包内主、肺动脉与所属动脉瓣膜以及左右心室流出道的发育。有关不同种属动物胚胎心脏流出道发育和分隔机理已有大量研究,但目前尚有许多争议。探讨胚胎早期心脏流出道的正常发育和分隔机理可以为流出道发育和分隔异常导致的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心脏神经嵴是指从耳板中部到第3对体节之间的神经嵴细胞,迁移进入胚胎心脏,参与主肺动脉隔、流出道心内膜垫的形成与流出道的分隔。迁移前去除心脏神经嵴,可表现为永久性动脉干等畸形。因此,有关神经嵴细胞在流出道的分布与功能成为研究焦点之一,但由于种属差异和实验方法不同,对心脏神经嵴在流出道分隔中的作用仍存在分歧。流出道嵴融合形成间充质性流出道隔与其肌性化相伴随,间充质组织肌性化的机制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流出道壁心肌细胞不断向隔内生长,同时募集相邻间充质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共同完成流出道隔的肌性化。而本课题组观察到流出道嵴及其融合形成的流出道隔内存在间充质细胞的原位分化。因此,流出道心肌性隔的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实验通过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α-横纹肌肌节肌动蛋白(α-SCA)、肌球蛋白重链(MHC)在C10期~C19期人胚心脏的表达规律,探讨流出道嵴、主肺动脉隔的形成与动脉囊、心肌性流出道的分隔过程;阐明α-SMA在流出道心肌与心内膜垫内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通过观察胚龄10~14d小鼠胚胎心脏流出道内PlexinA2、α-SMA阳性细胞分布规律与流出道嵴内致密细胞团融合过程中间充质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探讨PlexinA2、α-SMA时空表达特点及其对间充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通过观察胚龄12~16d小鼠胚胎心脏流出道心肌性隔的形成过程,探讨流出道心肌性隔的形成机制。第一章人胚早期心脏流出道的分隔对32例C10期~C19期[Carnegie stage 10~Carnegie stage 19, Carnegie分期法,排卵后(22±1~47)d]人胚心脏连续切片,经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抗α-横纹肌肌节肌动蛋白(α-sarcomeric actin,α-SCA)、抗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 MHC)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进入流出道嵴的α-SMA阳性细胞的迁移路线、动脉囊的演变及其与心肌性流出道的分隔过程。结果显示:人胚C10期~C13期,动脉囊位于心包腔外,与心肌性流出道的界限位于流出道与心包腔背侧壁反折处;人胚C14期~C15期,第4弓动脉以下的动脉囊逐渐降入心包腔内,动脉囊壁心肌化成为流出道的远端,使心肌性流出道增长;人胚C16期,第4弓动脉水平的动脉囊也降入心包腔内,但未发生心肌化,动脉囊与心肌性流出道界限移至心包腔内。人胚C12期~C15期,α-SMA阳性细胞逐渐在流出道心内膜垫聚集,参与形成螺旋状流出道嵴;C16期,α-SMA阳性主肺动脉隔形成,流出道嵴缩短。人胚C14期,心包腔外的动脉囊分隔。人胚C16期,进入心包内的动脉囊分隔为心包内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干,心肌性流出道远端可见两动脉瓣膜原基,流出道嵴尚未融合。人胚C19期,瓣膜水平流出道嵴开始融合形成流出道隔,分隔心肌性流出道,来自两侧嵴内α-SMA阳性细胞在隔中央聚集。由此我们认为:流出道嵴的形成早于主肺动脉隔的出现,流出道嵴的远端、近端界限与心肌性流出道的远端、近端界限始终保持一致。动脉囊首先在心包腔外分隔,进入心包腔后由主肺动脉隔分隔形成心包内升主动脉、肺动脉干,流出道嵴远端形成两动脉瓣膜。流出道嵴大部融合分隔瓣膜以下的心肌性流出道。第二章人胚早期心脏流出道内α-SMA阳性细胞的发育用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抗α-横纹肌肌节肌动蛋白(α-SCA)、抗肌球蛋白重链(MHC)抗体对29例C10期~C16期[Carnegie stage 10~Carnegie stage 16,排卵后(22±1~37)d]人胚心脏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人胚发育C10期~C13期,与流出道反折处的心包腔背侧壁中胚层上皮细胞部分呈α-SMA阳性,而α-SCA和MHC表达较弱。提示心包腔背侧壁上皮不断分化为心肌细胞添加至流出道远端使其增长,这些心肌细胞α-SMA的表达早于α-SCA和MHC。人胚C14期~C15期,进入心包腔的动脉囊壁α-SMA染色为强阳性,而α-SCA和MHC仅在左侧壁表达较强。提示动脉囊壁正在心肌化。人胚C12期~C15期,α-SMA阳性细胞由咽部间充质逐渐迁入流出道心内膜垫内,同时可见流出道心内膜的部分内皮细胞由α-SMA阴性转为阳性,向间充质细胞分化。不同来源的间充质细胞在流出道心内膜垫内聚集,参与形成流出道嵴。随着α-SMA阳性细胞不断进入,流出道嵴体积逐渐增大。人胚C16期,流出道嵴缩短,嵴内大部分间充质细胞α-SMA表达减弱,而在流出道嵴近心肌处出现成行排列的α-SMA强阳性细胞,相邻的心肌细胞伸出突起与其相连。由此我们认为:α-SMA可作为心肌细胞早期分化的标志;流出道嵴表面内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分化时表达α-SMA;主肺动脉隔与流出道嵴内的α-SMA阳性细胞参与动脉囊分隔。第三章小鼠胚胎心脏流出道嵴的发育用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抗α-横纹肌肌节肌动蛋白(α-SCA)单克隆抗体对胚龄10~14d小鼠胚胎心脏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原位杂交方法显示PlexinA2阳性细胞向胚龄10~14d小鼠胚胎流出道的迁移与分布;透射电镜观察胚龄12.5d心脏流出道嵴融合过程。结果显示:胚龄10~11d,神经管及其周围、动脉囊和弓动脉壁可见PlexinA2阳性细胞,并沿动脉囊壁迁入流出道嵴内,部分细胞同时表达α-SMA。胚龄12d,PlexinA2阳性细胞分布在脊神经节、咽前间充质、主肺动脉隔以及主、肺动脉壁。主肺动脉隔显α-SMA强阳性,但动脉壁仅见少量α-SMA阳性细胞。胚龄12.5d,两侧流出道嵴内致密间充质细胞团形成,并在瓣膜水平开始融合,PlexinA2表达较弱,α-SMA表达呈强阳性。在流出道嵴融合开始后,嵴表面的内皮细胞带形成继而断裂消失,由含微丝少、排列稀疏的间充质细胞取代。两侧致密细胞团逐渐靠拢、融合。有的间充质细胞内含较多线粒体和微丝,细胞之间形成细胞连接点;有的间充质细胞含微丝少,细胞膜间断融合。还可见内皮细胞或间充质细胞融合形成双核细胞。由上述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流出道心内膜垫内α-SMA阳性间充质细胞来自神经嵴;内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参与流出道嵴融合;致密细胞团内间充质细胞富含微丝束和细胞连接点或发生细胞膜局部融合,增加了细胞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有助于流出道嵴的融合;PlexinA2表达减弱可能有助于间充质细胞的粘附与聚集。第四章小鼠胚胎心脏流出道间充质隔的肌性化用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抗结蛋白(Desmin)、抗α-横纹肌肌节肌动蛋白(α-SCA)单克隆抗体对胚龄12~16d小鼠胚胎心脏连续切片进行染色。用TUNEL染色对胚龄13~15d小鼠胚胎心脏切片进行染色。结果显示:胚龄12d,小鼠胚胎心脏流出道嵴尚未融合,一侧嵴内观察到少量α-SMA、Desmin、α-SCA阳性的心肌细胞,并可见流出道壁心肌细胞开始向嵴内延伸。胚龄12.5~14d,动脉瓣膜及其以下流出道嵴融合形成间充质性流出道隔。流出道壁α-SCA阳性的心肌细胞进一步向间充质隔内长入。隔中央可见α-SMA、α-SCA阳性细胞独立存在。胚龄13~15d,流出道隔中央可见α-SMA阳性细胞聚集形成漩涡状结构,隔内更多间充质细胞由心肌细胞取代,仅在其中央呈α-SCA阴性。胚龄16d流出道心肌性隔形成。胚龄13~15d,间充质隔中央凋亡细胞逐渐增多。因此我们认为:流出道心肌性隔形成的机制包括心肌化、募集与间充质细胞的原位分化。在此过程中,部分α-SMA阳性细胞凋亡;未凋亡的α-SMA阳性细胞可能原位转分化为心肌细胞。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2019年4月26-27日,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院王泽应教授领衔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形势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
近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长远发展,做好自然灾害风险评价工作很有必要.为研究山东省枣庄市滕州
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轻松,朗读的愉快,兴味盎然地投身于朗读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朗读的实效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不容忽视.课堂上,如果教师能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恰如其分的情境.就能唤起学生的想像,给学生以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点燃思考的火花,获得更有效
期刊
[目的]了解癫痫的症状学特点、各种临床症状的不同脑电图表现、癫痫患者的常见磁共振表现、磁共振异常与癫痫发作的关系、SPECT与癫痫发作的关系以及不同的检查组合在癫痫诊
近一段时间,新闻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是反“三俗”,即反“庸俗、低俗和媚俗”。作为代表公众舆论、倡导正确价值观的大众传媒,反对“三俗”当然责无旁贷,但是,按照孔夫子“己所欲,施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传递信息的工具。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尤其是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语言的教学。教师语言的艺术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面就来谈谈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