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作为纯公共物品由政府财政资金来提供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达到共识。我国同样把义务教育的普及作为政府的首要责任,但是在义务教育的推进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尤其是城乡间义务教育的不公平。教育的不公严重影响着国民间的收入分配,已经成为阻碍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通过义务教育财政经费的再分配改善城乡间的教育差异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心与热议,包括经费的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城乡间办学条件的差异、教师间的流动机制等等。 本文从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出发,以义务教育城乡服务的均等化为理论基础,论证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提供必须由政府通过财政供给来保证;其次,从我国建国以来的城乡义务教育制度的演进过程及城乡间义务教育的现状差异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城乡间义务教育差异的历史性、政策性及制度性的原因;第三是对国际上其他国家城乡义务教育经验的借鉴,通过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同选取美国、法国及日本三个国家案例,在对比不同教育体制下优劣的基础上,分析城乡义务教育供给的效率;最后,根据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现状与原因分析,提出了我国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原则,完善财政对义务教育公平的供给机制,包括政府财政的支持机制及优化义务教育资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