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时中国,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关系中国社会稳定的重大议题。城市住房建设牵扯到各方利益,城市住区是政府力、市场力、社会力综合博弈的产物。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筒子楼”、单位大院到住房商品化时代的封闭式小区,花园别墅,居住模式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的变化。相应的,社区空间治理结构也从以“单位制”为主,居民委员会为辅到由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三者共同构成。本文以1998年中国城镇住房体制改革为界限,以广州为研究范本,通过对新中国两个历史阶段的住区分析,对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的住区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城市住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出住区的空间形态与社会分层、身分演化等问题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城市住区空间不是简单的空间类型学,也不仅是城市规划的产物。它是社会组织和制度演进中的一种空间成果,与人、与社会联系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