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站SCR烟气脱硝系统建模与喷氨量优化控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33次 | 上传用户:yinyilin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投运,火电机组需要进一步提高快速变负荷能力,从而平抑新能源电力对电网的冲击。负荷的快速升降会造成烟气中NOx浓度发生大幅变化,传统的SCR系统控制策略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快速性和准确性上无法满足现场的实际需求。随着烟气超低排放标准的出台,为了保证燃煤电站的烟气达标排放,提高SCR系统运行经济性,需要建立准确的SCR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喷氨量的精确控制。本论文充分利用燃煤电站DCS系统中的海量历史数据,结合脱硝过程机理分析,建立了SCR脱硝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喷氨量的优化控制策略,在保证达标排放的同时降低SCR运行成本,在保证脱硝效率的前提下精确控制喷氨量,避免过量喷氨对SCR下游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其中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在分析SCR脱硝反应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SCR系统机理模型,并利用现场实际运行数据及寻优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辨识。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通用性,分别利用600MW和1000MW机组的运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在机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实验对影响脱硝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2、SCR反应复杂,机理模型的计算结果存在一定偏差,因此有必要利用燃煤电站DCS系统中的历史数据,建立SCR系统的数据模型。最优输入变量集的选取是确保数据模型准确性的重要前提。本文充分利用历史数据中的有用信息,以信息熵为依据,采用偏互信息方法(Partial Mutual Information,PMI)对模型输入变量进行筛选。利用插值法对PMI方法中回归值的计算进行了改进,提高了筛选的正确率。利用3组Benchmark验证了改进PMI方法的有效性,并将其应用于SCR系统中。计算结果表明,改进PMI方法有效提高了模型的计算精度并降低了模型复杂度。3、基于本文所选取的最优输入变量集,采用核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SCR系统数据模型。针对输入变量的不同特性,利用遗传算法确定每个变量相应的核参数宽度;针对工况变化导致的模型失效问题,设计了模型更新策略。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自适应多尺度核偏最小二乘方法(Self-adaptive Multi-scale Kernel Partial Least Squares,SMKPLS),建立了SCR系统模型并利用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4、通过对比分析机理模型和数据模型各自的特点,采用数据模型对机理模型的偏差进行校正,提出了混合建模方法,并设计了模型更新策略。利用该方法构建了SCR系统混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混合模型结合了机理和数据模型的优点,具有很好的拟合及泛化能力。5、基于本文所提出的SCR系统模型,利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对喷氨量进行精确控制,在保证脱硝效率的同时避免过量喷氨。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并与传统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预测控制具有更好控制效果,实现了喷氨量的快速、精确控制。
其他文献
<正>慢性病(chronic diseasea),是指病程较长、且一般来说进展较慢的一类疾病。其所包含的疾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精神卫生问题、运动系
与西方发达国家“老字号”的老当益壮相比 ,中华“老字号”普遍处于没落之中。是什么原因形成如此鲜明的反差 ?本文认为 ,经营思想观念陈旧、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经营战略缺损
U型槽是用于阻挡地下水的新型支挡结构,受地下水位高度影响较大。介绍了U型槽的结构设计方法,采用桥梁工程软件MIDAS-CIVIL对U型槽进行模拟分析。分析了在不同边墙高度下U型
<正> 宏观环境的变化是引起市场变化的基本原因,企业的应变能力实质上就是企业的营销决策能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企业要增强应变能力,就必须注重宏观环
<正>案例1车型:2010款上海通用雪佛兰景程,配置1.8L2HO发动机、D16手动变速器。行驶里程:167837km。故障现象:变速器摘不下挡。故障诊断:首先确认故障现象,经试车发现变速器
目的探讨胞磷胆碱联合维生素B6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方法将妊娠剧吐患者60例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补液、补充电解质、氨基酸、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加维生素B6治疗;观察组
<正>在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领域肯定是音乐和美术,这两个领域也是引导学生审美观形成的重要途径。二者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照应,相辅相成的。将二者结合起来,实施综合教学,
基坑工程内支撑活络端结构的工作原理及承载力、刚度等力学性能对控制基坑稳定与变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在系统分析了现有形式活络端设计结构缺陷与应用效果不佳的基础
<正>"养鱼先养水",养殖水体水质的科学调控是关系到养殖品种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养殖的成败,关系到渔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养殖水体水质是不断变化的,因地域不同、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