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以延边地区朝鲜族初中生为中心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ckta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中韩建交以来,我国朝鲜族大量出国务工或在国内流动,导致延边地区朝鲜族儿童的留守率较高。关于留守儿童,我国大部分研究的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等消极方面的研究,而不是积极的心理品质的研究。本研究对象的主体是我国吉林省延边地区就读朝鲜族学校的朝鲜族留守初中生,在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研究的是对就读朝鲜族学校的朝鲜族留守初中生的结果,另外还兼与一部分汉族留守初中生和读汉族学校的朝鲜族留守初中生进行比较研究。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等。通过对842份有效问卷的分析,了解朝鲜族留守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成绩、24项积极心理品质各项得分和由24项积极心理品质组成的六大维度在各个变量上的差异。并且对教育研究者进行原因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的访谈,设计课题实验对留守初中生进行“爱的能力”的教育。研究表明:⑴延边地区朝鲜族留守初中生在“超越维度”上得分最高,得分前五名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希望和乐观、幽默和调皮、感恩、好奇和兴趣、宽恕和慈悲。”留守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显著差于非留守初中生。⑵延边地区留守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分数与民族、性别、年级、户籍、监护人、父母外出情况、父母文化水平和留守初中生与父母联系情况上无显著性差异或相关。但留守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分数与学习成绩、是否担任班级干部存在显著性相关。以上影响因素与24项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某些品质存在差异或相关。对留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多因素分析时,影响积极心理品质最大的是留守初中生的学习成绩。⑶访谈结果中,影响留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父母的爱,在家庭中没有学到爱的认知模式。⑷留守初中生“爱的能力”的教育,发现通过对留守初中生两周的“爱的能力”的教育,留守初中生“爱的能力”的得分高于上课之前和未上课“爱的能力”培养课的班级,通过对参加学习的留守初中生的回馈性访谈,留守初中生“爱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