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众传播时代媒体的科学理性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ry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传播是信息时代交往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主体,作为信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传送的承担者,深刻影响和改变了当代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科学理性则主导着媒体活动的方向和效果。本文立足科学哲学的视域,以辩证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为指导,通过对媒体作为认识论主体和价值论主体的分析,审视媒体对科学理性的疏离,旨在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针砭时弊,指出媒体回归科学理性的必要性及其途径。文章分析了媒体意义生成和形象创制的认识论机制,指出媒体产品的意义和形象的形成和传达都必须接受科学理性的指导。从价值论说,如何解决产业属性和文化属性的矛盾,决定着媒体的价值取向;媒体应当维护文化属性,承担必要的科学责任,这也是媒体评价的主要指标。媒体是信息时代交往关系的枢纽和中心节点。如何处理科学公平和个人自由、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信息时代交往形式的合理性。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之中,媒体存在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非理性误区,必须弘扬主旋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媒体的文化创新。
其他文献
工程伦理教育是提升工程师职业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是工程师职业化发展的必要内容。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设工程伦理课程以来,发展至今在教学模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渐走向成熟,成为其他国家学习的典范。工程伦理教育在我国方兴未艾,处于大力发展阶段。我国工科类院校逐渐重视工程伦理教育,但在具体的工程伦理教学实践过程中,特别是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