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家经济和国家安全提供技术装备的企业的总称”,它涵盖了主机产品及元器件、维修配件和技术服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的日益加剧,使中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装备制造业发展中日益凸显。如何提高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以致全面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本着理论分析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宗旨,在分析中国装备制造业基本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和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评价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数学模型和指标体系,以大量的实证案例数据为基础,得出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总体评价。结合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各种因素,提出三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提升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并以创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社会环境为前提,从政府层面制定了提高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保障性措施。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有关产业技术创新的理论。主要阐述了技术创新的涵义及其类型,考虑到本文所涉及到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在产业层次上,于是明确了技术创新能力在产业层次上界定,进一步分析出,影响产业内的技术创新能力有R&D情况、创新决策能力、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等因素,以及影响产业外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应包含国家技术创新政策、专利统计量、技术创新机制等。 第二章首先阐明了装备制造业的定义和技术特点以及技术创新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数率统计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技术创新过程的特点,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为三个方面: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实现能力。进一步的利用线性加权和法创建了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第三章运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在简单阐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轨迹后,根据上章评价体系,按照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东南西北中五个典型区域模式的划分,以沈阳为代表的28个市的90家装备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对抽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按四个层次划分,从而显见这五个装备制造集中地的技术创新水平参差不齐、西部较弱、东、南部较强;综合来看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总体水平并不高,刚刚达到第二个层次的水平。 第四章提出了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针对处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