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世界的自由——《永远别让我离去》的生存取向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ply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黑一雄的最新小说《永远别让我离去》是一部类似于科幻小说的作品,并涉及了当下热门的克隆人话题。对于小说,许多批评意见都集中在主角及其他克隆人没有“叛逃”意识这一情节设置。对这一质疑可以总结为未能理解作者的“自由”意识。如果撇开小说中的科幻成份,我们可以看出石黑一雄实际在于用克隆人的眼光来探索现代人类生存的境况,揭示个体悲剧生命的无可逃脱性和自由的相对性,以及在这种悲剧下寻求自由及生存价值的勇气。因此也就可以理解“叛逃”意识在小说中的缺席。艺术的本质在于揭示生命存在的真理,本文在反驳外界评论对石黑一雄小说的批评基础上,从存在的角度解读《永远别让离去》,将对作品的论述与人类的生存思考融为一体。尽管石黑一雄本人并不是一个存在主义者,但他的小说大多非常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况。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作者以及研究目的和背景,外界的评论意见。第二部分是对这些评论意见的分析。第三部分再着重以存在主义分析小说。小说借用了流行的科幻小说情节,设置了悬念。但从隐喻的角度来说,文中主角对命运的顺从说明人生本来就是并非绝对自由,在人生过程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到童真的失落以及经历死亡。这些都是必然的,既无法抗拒也无法逃避,它们告诫人们生命是一种满载苦难的悲剧存在。第四部分分析了主角在悲剧的生活中找寻自由及价值,从而讨论人的真正意义之所在。第五部分为结论部分。目前对石黑一雄有心理分析、后殖民研究等多种角度的研究,但探讨他小说中生存状况的研究并不是特别多,尤其在中国国内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希望对他的研究能够在这方面打开新的对话窗口。
其他文献
以正十二烷醇(DA)为芯材,密胺树脂(MF)和聚乙二醇改性密胺(PMF)树脂为壁材制备了相变微胶囊(MicroPCMs),并分别添加到木粉/高密度聚乙烯(WF/HDPE)复合材料中,获得了具有相变
诚如加拿大批评家琳达·哈切恩所认为:在经历了数百年殖民主义奴役的加拿大,它的文学,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浓重的历史和政治的气息。人类所有的理解体系都是在
为探索能够实现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层合板低损制孔的钻头几何形状,采用4种不同几何形状的钻头,对T800级CFRP层合板进行钻孔实验研究,分析了钻头几何形状对钻削轴向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