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性传播及其对大学生两性观念的影响——对在杭大学生的实证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co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注意力竞争高度白热化的时代,媒体为吸引受众眼球不遗余力,两性话题与信息成为许多媒体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突出两性卖点成为媒体生产注意力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有限的文本研究和调查访问等方法,本研究希望论证两个理论假说,从而证明媒介革命中,社会价值正在经历多元化,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力经济也成为媒体影响社会观念(尤其是两性观念)的核心力量之一。   经过对选定事件、三大地区性都市纸媒内容和选定电视节目的文本分析,本研究的第一个理论假设成立:媒介泛性化导致媒介在新闻处理时更加注重通过新闻内容和新闻传播技术等多方面突出两性卖点,从而导致两性的信息在纸媒和地区电视频道中报道频繁。经过对选定群体的小样本调查访问,本研究的第二个结论为:媒介中的涉性信息的确对大多数大学生群体产生影响,使得该群体的包容性更强、某些非主流两性行为的道德压力感降低,但当付诸于个人行为时,态度与行为改变不多。
其他文献
期刊
李伯元、吴趼人、刘鹗与曾朴四人因《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四部谴责小说而青史留名,被称为“晚清四大小说家”。他们的文学作品
目前,电视是拥有受众最多的大众媒体,随着人们文化水平和审美趣味的提高,电视媒体为了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和节目质量,不断吸纳知识分子参与进节目的制作过程,从而形成了电视
学位
仪式最初是宗教领域的一种行为模式,提倡信仰与膜拜。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电视成为现代社会的媒介中心,尤其是电视直播技术的出现,人们成为一些重大事件的见证人。电视对一些
学位
所谓IPTV,简单的说就是互动式网络电视。它不是通过我们熟悉的有线电视或者有线数字电视网来观看,而是借助互联网基础建设的优势,让我们更加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在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