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腹腔镜技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protal hypertension(PHT)]引起的食管下段、胃底血管曲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的手术效果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的比较,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共为32例肝硬化引起的门脉高压、脾肿大及脾亢的患者行了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LS)]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esophago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 (ED)]。并随机选取我院同期因肝硬化引起的门脉高压、脾肿大及脾亢实行传统开腹脾切除术[open splenectomy(OS)]+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0例作对比。比较的因素包括:手术时间(min)、手术切口长度(cm)、术中出血量(ml)、术中术后用血量(u、ml)、术后疼痛(术后镇痛次数)、术后禁食时间(h)、术后并发症(大出血、死亡、腹水、胸腔积液、肺炎、切口感染、门静脉血栓、肝肾综合症)等。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两独立样本的t、X~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果: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较传统手术长、多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在术后禁食时间、切口长度、术后镇痛次数较传统组短、少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用量差别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技术在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脾亢的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切口短、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与传统手术一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