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尺度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和技术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hayley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光力学测量中,数字图像相关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对实验条件要求低、非接触、精度高等优点,是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全场位移与应变测量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实验力学及其他学科领域。随着现代微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材料和器件越来越向微小型化发展,迫切的需要发展微观尺度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和技术。散斑作为数字图像相关中的变形传感元件反映材料或结构的变形,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光学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制备高质量的散斑在光学测量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借助显微镜平台,数字图像相关法可以实现微尺度下的变形测量,但是必须研究显微镜镜头失真导致图像畸变问题,否则将会对测试结果带来较大的误差。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有1)针对高倍显微镜下的镜头畸变影响,采用一阶畸变函数和三阶畸变函数对畸变图像校准,通过微散斑图和正交光栅模板做刚体平移实验,建立相应的畸变模型,并确定畸变系数。结果表明,一阶函数矫正后误差降低56.3%,三阶矫正后误差降低81.3%,相对误差降低了25%,三阶畸变函数能够有效地实现高倍显微镜下镜头畸变的矫正。2)发展了一种基于离心甩胶技术的微散斑制作方法。用散斑的平均灰度梯度和团聚率作为散斑质量的评价方法,研究了温度、离心速度、固化时间等参数对散斑图的影响,找到了最优的微散斑制作工艺参数,实现了微散斑膜的制备,并且可以方便地将散斑膜转移到试件表面。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制作大面积散斑、散斑颗粒大小和分布可控、对试件表面适应性好、工艺简单、花费低、易操作。3)对微尺度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和技术进行了验证实验研究和应用研究。经过微尺度平移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微散斑的测量误差为1.5%。通过拉伸实验测量铝试件的弹性模量,验证了微尺度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有效性和可靠性。将微散斑应用于带有微小缺口的亚克力板表面和涂层界面(涂层600μm厚),成功地获得了小于2mm视场范围内的裂纹尖端应变场,可用于材料与结构的力学性能表征。
其他文献
金属材料的强度与裂纹扩展行为密切相关。裂纹扩展过程中裂纹尖端存在着应力、应变集中,这使得裂纹尖端的局部应力、应变大于材料中其它区域的应力和应变。因此,在裂纹扩展的过
多时间尺度问题具有极其广泛的工程背景,涉及到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是非线性科学的前沿研究课题和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考虑一类特殊的多时间尺度非线性系统,即慢时变下修正
同步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是一种常见的电气故障,它将导致转子振动,甚至发展为转子接地、转子绕组烧损、发电机失磁、发电机部件磁化等,危及电机和系统的安全,因此分析转子匝间短路故障的机理和在线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电厂的现场实际情况,开发研制了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诊断系统,首先通过Ovation OPC Server接口,采集得到发电机励磁电流、有功、无功、相电压、线电流、功率因数、频率等参数
周向导波在层筒结构中的传播,是弹性动力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它的研究可为将周向导波运用于层筒结构无损检测提供理论依据。由于该问题的复杂性,目前的研究仅限于单层筒和轴
随着分布式能源发电的广泛应用,大量并网逆变器接入到配电网中,非线性的并网逆变器根据控制特性和参数的不同,既可能表现为容性也可能表现为感性,是除了电容和电抗以外引起谐振的第三种元件,导致配电网的谐振特性变得更加复杂。本文以多并网逆变器配电网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系统的谐振特性。对比分析dq旋转坐标系下和αβ静止坐标系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在αβ坐标系下建立简单且便于应用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的输出阻抗模型
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纳米材料被人们所熟知。碳纳米管因其超高强度与刚度而备受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成为先进纳米材料的杰出代表。非局部本构关系是纳观世界材料新物理特性(即所谓小尺度效应)的重要体现,其导致了纳米材料区别于宏观材料的独特力学行为与性能。尤其圆柱状碳纳米管的非局部(本构关系)效应来自于其轴向及周向的应变梯度((?)2u/(?)x2, (?)2w/(?)θ2)。然而,被广泛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