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西北针刺补泻大家郑魁山弟子张全明教授的指导下,运用文献系统分类归纳的方法,将明代有关针刺补泻手法对中风病治疗的文献作系统性研究,回顾后,希望藉此提高临床医疗疗效,同时研究针刺补泻手法对中风病患的临床影响及有关穴位的规律分析,最后推断手法的临床治疗的思路以作临床指导。 方法:全面广泛收集整理关于明代针刺补泻手法治疗中风病的著作及医案等资料,以“补泻手法”作为切入点,以传统的文献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中医史学术研究以及理论评述等方法,对明代针刺补泻手法治疗中风病的理论基础、治疗选穴及补泻原则进行追溯及总结,从而探寻出古时医家对于中风病的临证治疗思路,归纳其手法操作的特点与技巧,指导现代中风病的针刺治疗,体现针刺补泻手法治疗中风病的巨大价值。 结果:追溯出明代中医学盛行的社会背景;梳理出明代针灸医家针刺补泻的特点与技巧;归纳出古代医家对中风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治疗原则以及针刺治疗中风的认识;总结出针刺补泻手法临证治疗中风的重大意义及具体操作。 结论:明代医学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其针灸医学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各针灸医家独具自己的针刺补泻特点,临证或补或泻,或先补后泻,或先泻后补,均有独特的手法操作作为坚实的基石,用之治疗病机错综复杂的中风,可以兼顾其病理的方方面面,具有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