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学校教育的象征,是承载权威知识、反映学科内容、传播文化的主要载体。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一纲一本”的课程理念变为“一标多本”,不同版本的教材开始涌现。2017年我国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2017版新课标为指导,新的不同版本高中化学教材也随之出版。目前教师大多只使用单一版本教材,对高中化学的教学可能会出现盲点和存在局限性。若能对高中化学各版本教材进行综合的比较研究,则可为广大一线师生的教与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新课标对教材的编写要求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法、统计法和内容分析法,对2019年出版的高一化学教材(人教版和鲁科版)进行了综合比较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梳理国内外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现状,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2)比较研究两版本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3)比较研究两版本教材的呈现方式;(4)以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和化学反应规律”为例,对两版本教材进行具体的比较研究。(5)基于本文研究结果,对广大师生的教与学提供教材使用参考建议。对上述两种教材的综合比较研究后认为:两版本教材都贯彻了新课标的指导要求,但侧重点有所不同。(1)就知识结构体系而言,两版本教材都对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叙述最多;鲁科版对于主题5“化学与社会发展”的知识涉及较少;两版本教材主题2、3和4的核心内容整体编排大致相同,但“物质的性质及转化”的设计思路不同,人教版“先总后分”将物质划分的更细致;而鲁科版则“先方法后运用”,更重视方法的学习和掌握。(2)就呈现方式而言,两版本教材的栏目和图片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教材编写要求。综合来看,人教版的习题和助读系统更符合新课标的设计原则。(3)从主题3为例的比较研究来看,两版本教材都适当选用了具有各具特色的素材,与整本教材的呈现方式基本一致,但两版本对化学概念的表述需要互相借鉴进行进一步优化;在实验篇方面,人教版侧重知识的巩固和深化,而鲁科版更重视方法的指导。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建议在师生的教与学过程中应多参考各种版本教材,注重化学知识的融合,明确各栏目的意义以便灵活使用栏目,揭示图片蕴含的隐藏知识,密切关注教材的配套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