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法权关系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是一切社会物质财富的基本源泉.土地制度是一国的根本经济制度.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向现代化、工业化迈进的进程中,面临着脱胎于一个人多地少、耕地稀缺的农业国家的现实困境.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土地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方向.土地问题的实质是农民的土地权利问题,如何梳理和构造土地权利体系成为我国民法典立法和物权立法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方面.集体土地所有权问题更是当前亟需从法律上调整解决的核心问题.明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充分尊重集体土地所有权益,实现私法上的"合法财产权一体保护"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关系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保护农民利益、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的大局.同时,中国物权法制定在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充分保障农民利益、全面促进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探讨如何完善我国集体土地法权制度,对制定物权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立足于中国的本土资源,结合历史分析、经济分析、比较法分析等法学研究方法,从我国集体土地法权关系现状出发,力图从法理上廓清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构造、性质、主体以及权利行使、收益分配问题,并提出对农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等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应立法建议.
其他文献
行政责任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行政法学乃至整个公法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这种"薄弱"从某种层面上看,可以视作是中国脆弱的法治现状的最好注脚.行政责任研究的研究存在两个大的
答辩失权指原告起诉后,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被告没有向法院提交答辩状,在期限届满后不得再次提交并因此丧失答辩权利的一项制度。它是民事诉讼中的失权制度中的一种。答辩失权着
近年来,各级检察机关通过行使检察职权和采用上级交办、领导包案、集中处理、节点稳控等准行政化手段相结合,开展信访矛盾处理和化解息诉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实践情况来
流浪动物致人损害问题日益突出,但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定案却存在责任主体认定模糊、适用法律不清等问题。危险责任理论是动物侵权的理论基础,动物致人损害责任主体的认定应遵循危
“对赌协议”事实上为估值调整协议,其广泛运用于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是投融资双方在股权投资协议中针对投资方资金安全或收益所进行的重新评估企业价值的一系列或然性安排,是对触
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领域,刑事法所推崇的谦抑性、刑罚轻缓化的司法理念已经渗透到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各个环节,依法减少判刑,扩大非罪处理;非判刑不可的依法减少监禁刑,扩大适用
在产品缺陷致损案件中法官和原告更多关注的是产品本身的客观状态,并以此来决定制造者的责任.这类案件都是从产品缺陷的认定开始,并围绕着产品缺陷的认定展开的.产品缺陷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