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企业跨国家(地区)、跨行业、集团化运作,其内部交易和财务核算日益复杂,纳税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同时税源管理的艰巨性和风险性不断加大。为了适应新形势,许多国家采用了以突出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为核心的新型税收征管模式。2008年国家税务总局内设机构改革时成立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司,这标志着我国进行大企业税收管理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经过5年多的努力,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探索取得明显成效。税企合作、风险管理的理念得到普遍认可,专业化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个性化服务和风险管理业务不断创新,机构和队伍建设有了一定基础。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企业税收管理改革发展时间较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整体设计和组织协调不够,统筹协作的工作机制还不健全,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大企业税收管理体制;针对大企业的纳税服务和风险管理业务体系建设还需要大力加强,信息技术支撑明显不够;专业化管理团队力量还比较薄弱,人员数量和专业素质与工作要求不相适应。在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我国应增强大企业税收征管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积极借鉴国际成功作法,奋力开创改革的新局面。在理论研究上,本文以风险管理理论、税收遵从理论和专业化管理理论为基础,对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在实践研究上,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大企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深化税收管理改革的对策。笔者认为,深化大企业税收管理改革必须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完善大企业税收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系统的职能,建立统筹协作的工作机制。第二,要改革现有税收管理模式,逐步推行大企业分行业税收管理。第三,引导大企业建立税收风险内控机制,促进企业税收遵从度的提高。第四,推进大企业税收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加强信息技术支持。第五,以专业化为目标,推进大企业税收管理人才梯队建设,增强管理团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