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反向混淆理论在我国适用的批判与出路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idemo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标反向混淆理论产生于美国,是在美国的司法判决中逐步形成,近年来为我国司法实务所引入,由于我国商标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商标反向混淆理论还未形成统一的看法,因此,这一理论在我国司法判决中的适用,引起了学者的广泛讨论。本文在梳理商标反向混淆理论的内涵和形成过程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中美法律的不同,进而归纳出商标反向混淆理论在我国适用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在综合司法界和实务界观点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我国应对这一问题的办法。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商标反向混淆理论的基本状况,包括商标反向混淆理论的内涵、特征、发展历程以及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国家和地区对于商标反向混淆的立法状况。主要通过反向混淆理论在美国的司法案例中的具体运用,对相关判决书和法律进行翻译查阅,进而得出了商标反向混淆理论的基本含义,以及反向混淆理论的司法适用,进而为后文的论述奠定基础。本文第二部分论述了商标反向混淆理论在我国适用的基本情况,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整理近几年在我国发生的涉及商标反向混淆理论的典型案例,分析商标反向混淆理论在我国司法实务中的案件类型、法律适用、考量因素等,进而得出商标反向混淆理论在我国适用存在的问题,包括恶意抢注、商标囤积、权利人懈怠、侵权赔偿难、构成要件不明确等。本文第三部分主要从中美法比较的角度,批判商标反向混淆理论在我国适用所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中美之间商标注册取得制度与商标使用取得制度的不同、知识产权法定原则和判例法之间的冲突以及我国相关配套制度的缺乏,进而得出商标反向混淆理论在中美存在的法律土壤不同,其适用也必然应该存在区别。本文第四部分通过总结商标反向混淆理论在我国适用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分析商标反向混淆理论在我国适用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阻力,即使没有商标反向混淆理论,也可以通过我国商标法规定的混淆可能性来规制这种侵权行为,再退一步讲,即使商标法无法规制,反不正当竞争法也可以规制这种侵权行为。本文第五部分,通过总结商标反向混淆在我国适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商标反向混淆理论在我国适用的出路,采用比例原则和多样化纠纷解决方式。通过明确商标反向混淆为一种侵权行为,然后确定相关的法律适用,再通过灵活运用法律确定侵权赔偿,以及采取多种方式来解决纠纷,进而让这一制度更符合我国国情,更好地为我国商标的保护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吕班是新中国喜剧电影的拓荒者之一。他执导的喜剧三部曲《新局长到来之前》《不拘小节的人》《未完成的喜剧》是中国喜剧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本文通过分析吕班喜剧电影中对
在信息化战争中,战场信息共享是夺取信息优势进而转化为决策和行动优势的基础。针对如何量化信息共享对作战效能的影响,定性描述了信息化战争中信息共享活动的内在本质,采用
  智能电网是当前国际国内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热点。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建设全国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其基本特征是电力系统的运营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和市场化,真正实现
马克思实践人学的完整创立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完成的。在这部成熟的人学著作中,马克思赋予实践概念以崭新涵义,并围绕生产实践与人的本质、交往实践与人的历史、工业实
目的:通过对脐内侧襞解剖学的研究,为腹腔镜完全腹膜化腹腔内置补片修补术(total peritoneum 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TPIPOM)提供准确的临床应用解剖基础。方法:尸体解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建筑节能也成为了我国发展的主要趋势。在建筑行业中作为人类住房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铝合金系统门窗,以其
采用改良因科法-活性碳吸附联用处理矿山含氰废水,探究Cu^ 2+ 、Na 2SO3 用量和气液比等因素对氰的去除效果。试验表明,在不添加铜离子、Na2SO3 投加量为1.0 g · L^ -1 和
<正>普及本《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独无惜春谜语。查对了“百二十回本”系统的三个版本,都是如此。197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第3版的“校记”摘要举例
<正>好琴,是被照顾出来的。每根弦、每块面板间的距离、高度、长度……都关乎到音乐的质量。熟悉木头的个性,拿捏其中的精准度,定制或维修一把吉他就是赋予木头新的生命。没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进程的不断加深,核心素养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开始得以确立。对于中学体育教学而言,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重要抓手,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