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卡贝缩宫素对预防术中及术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对于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病人,卡贝缩宫素的不同给药时机对出血量的影响;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利用宫缩剂止血的最佳配伍药物及其使用方法。方法:对2008年5月~2009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66名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分别在肌瘤剔除前(切开浆膜层前)和肌瘤剔除后(肌瘤残腔缝合完毕后)给药,分四组,术前缩宫素术后卡贝组(18例)、术前缩宫素术后缩宫素组(15例)、术前卡贝术后缩宫素组(17例)、术前卡贝术后卡贝组(16例),随机入组。1、术前缩宫素术后卡贝组:在肌瘤剔除前于500 ml复方氯化钠液中小壶加入缩宫素10 IU、静脉滴注10 IU,以85~100滴/分的滴速于右侧上肢静脉滴入(20滴=1ml),90min内滴完,肌瘤剔除后,于500 ml复方氯化钠液中单次小壶加入卡贝缩宫素10μg,1 min内注完。2、术前缩宫素术后缩宫素组:在肌瘤剔除前于500 ml复方氯化钠液中小壶加入缩宫素10 IU、静脉滴注10 IU,以85~100滴/分的滴速于右侧上肢静脉滴入,90min内滴完,肌瘤剔除后,于500 ml复方氯化钠液中单次小壶加入缩宫素10 IU,1 min内注完,完毕后加入缩宫素10 IU,静脉滴注,以85~100滴/分的滴速于右侧上肢静脉滴入,90min内滴完。3、术前卡贝术后缩宫素组:在肌瘤剔除前,于500 ml复方氯化钠液中予以卡贝缩宫素100μg小壶加入,术后于500 ml复方氯化钠液中小壶加入缩宫素10 IU,1 min内注完,完毕后加入缩宫素10 IU,静脉滴注,以85~100滴/分的滴速于右侧上肢静脉滴入,90min内滴完。4、术前卡贝术后卡贝组:在肌瘤剔除前,于500 ml复方氯化钠液中予以卡贝缩宫素100μg小壶加入,肌瘤剔除后,于500 ml复方氯化钠液中单次小壶加入卡贝缩宫素100μg,1 min内注完。四组患者均于肌瘤缝合完毕后经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600μg。患者入院后次日和术后24小时、术后三天取外周血化验,分析各项需均衡的因素,观察指标分析包括肌瘤剔除术中各阶段(切开肌瘤表面、拨瘤、缝合肌瘤残腔)的出血量、总出血量、血红蛋白的下降及术后病率、手术时间、排气时间等。记录使用的额外宫缩药物。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没有中转开腹,术中无并发症发生。(1)四组病例比较,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是177.62±82.98mL、317.50±358.17mL、159.59±110.47mL和280.44±249.84mL,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手术时间是76.77±20.97min、97.88±34.68 min、70.53±27.75 min和89.28±33.01 min,无显著性差异(p>0.05)。(2)四组术中各阶段(切开肌瘤表面、拨瘤、缝合肌瘤残腔)出血量及术中术后总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3)1组术后第一天血红蛋白下降13.25±10.76 g/L,2组下降13.41±12.97g/L,3组下降16.27±12.51 g/L,4组下降12.46±6.42 g/L,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天血红蛋白下降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4)四组术中及术后均以多功能监测仪连续监测血压、脉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四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安全性相似。(5)四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3组中一例出现术后病率。(6)肌瘤剔除前后小壶加入卡贝缩宫素出血量无明显差异。(7)术中及术后所有需要的干预措施均出现在缩宫素组。(8)术后病理均为子宫平滑肌瘤。结论:卡贝缩宫素单次使用,简便快捷,止血效果稳定,与缩宫素联合使用可明显加强子宫收缩,在减少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出血方面与以往单用缩宫素同样有效,且更为可靠。给予卡贝缩宫素的患者较少需要干预措施。而在术后恢复及并发症上,与缩宫素无显著性差异。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