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保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要保证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公共政策评估作为一种对公共政策效益、效率和价值进行综合判断和评价的政治行为,是政策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政策评估,人们不仅能够判定一项政策本身是不是科学,是不是合理,是不是有副作用,而且可以由此而决定政策的延续、变更和终结。因此,科学的公共政策评估不仅是决策过程的关键环节,而且更是对公共政策进行综合评价或检讨的重要方法,是提高政府决策有效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的政策评估从理论到实践运行,与国外有着明显的差距。而县级政府的政策评估尚未完全开展,在评估主体、评估目标、评估方法、评估标准、评估的信息支持及评估的地位保障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着县级公共政策评估体系的建设,也制约着我国公共政策评估事业的发展。要加强我国县级政府的公共政策评估体系建设,可以吸取我国历史上公共决策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为我们提供思考。更主要的是,我们应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分析他们成功背后的合理之处,并将他们与我们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从而找到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公共政策评估发展之路。要加强我国县级政府的公共政策评估体系建设,必须努力夯实五大基础,牢牢把握五个要素。五大基础指的是加强与公共政策评估密切相关的理念支持、组织支持、信息支持、理论支持和制度支持。五个要素,即在主体、目标、形式、标准、方法等五个方面,提出适合我国国情和特色的具体做法,通过建立不同层次的公共政策评估主体,实现主体多元化;通过明确各评估阶段的评估目标,实现目标明晰化;通过探索不同的政策评估形式,实现形式多样化;通过采取适宜的评估标准,实现标准科学化;通过采取科学的评估方法,实现方法有效化。并由此为我国建立公共政策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