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气管食管瘘是一种临床少见疾病,可以是先天性发病,也可以是后天获得,但以后者居多。由于其发病原因复杂,治疗困难,死亡率高,属胸外科、呼吸科治疗难点。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评估内镜下食管金属支架植入术在食管癌所致的气管食管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9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诊治的食管癌导致的气管食管瘘患者47例。其中14例行内镜下食管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植入术,17例行内镜下气管支架植入+空肠营养管植入术,16例行单纯空肠营养管植入术。对上述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电话寻访至患者生命终止及死亡原因,收集患者的病历号,性别,年龄,瘘口的位置,肿瘤的分期,临床首发症状,分别比较支架植入术前,术后KPS评分改变,以及支架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比如移位,出血,穿孔,胸痛,再狭窄,瘘复发等,以及三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诊断后平均生存期。结果所有的支架植入组均成功植入支架1枚,所有食管癌导致的气管食管瘘患者最后均死亡,其中1例因呕血、2例因大咯血,21例因严重的肺部感染,23例因恶性肿瘤慢性消耗死亡。气管食管瘘常见的确诊方式主要包括胸部CT、GI(上消化道造影)、气管镜和胃镜,其中胸部CT、GI、胃镜及气管镜诊断食管癌并发气管食管瘘的阳性率分别为 55.8%、90.5%、79.4%及 89.7%。各组气管食管瘘患者的首发症状主要为咳痰、呛咳、发热以及胸闷气急,其中食管支架组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咳痰和呛咳,均占50%,气管支架+空肠营养管组和单纯空肠营养管组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均是咳痰,分别占70.6%、56.3%。经治疗后食管支架组症状的改善率78.6%,气管支架+空肠营养管组治疗后症状的改善率88%,单纯空肠营养管组症状改善率12.5%,支架植入组(食管支架或气管支架+空肠营养管)的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单纯空肠营养管组:(78.6%VS 12.5%,P<0.05;88%VS 12.5%,P<0.05).而食管支架组和气管支架+空肠营养管组的症状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78.6%VS 88%,P>0.05)。食管支架组术后1月较术前KPS评分升高,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80(70-83)VS 60(50-63),P<0.001),气管支架+空肠营养管组术后1月较术前KPS评分升高(70(65-80)VS 60(50-70),P=0.015)。食管支架组住院时间较单纯空肠营养管组明显缩短(14(7-18)天VS 28(16-53)天,P=0.007),气管支架+空肠营养管组较单纯空肠营养管组缩短(12(7-20)天VS 28(16-53)天,P=0.011)。食管支架组和气管支架+空肠营养管组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1.00)食管支架组较单纯空肠营养管组住院费用明显减低(27973(23955-33362)元VS 84655(37150-112289)元,P=0.001),气管支架+空肠营养管组较单纯空肠营养管减低(29251(25637-42157)元 VS 84655(37150-112289)元,P=0.010).食管支架组的住院费用和气管支架+单纯空肠营养管组无统计学差异(P=1.00)。食管支架组7例出现并发症,其中5例出现胸痛,1例出现气管狭窄,1例出现呕血。气管支架+空肠营养管组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出现胸痛,2例出现咯血,1例出现支架移位。二组出现并发症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481)。食管支架组、气管支架+空肠营养管组和单纯空肠营养管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9天、155天和57天。食管支架组生存时间长于气管支架+空肠营养管组生存时间(191.286+±13.094 天 VS154.412±9.075 天,P=0.018),食管支架组生存时间长于单纯空肠营养管治疗组(191.286+±13.094天VS54.93 8±9.075天,P<0.001),气管支架+空肠营养管组生存时间长于单纯空肠营养管组(154.412±9.075天VS54.938±9.075 天,P<0.001).结论1.与CT相比,GI、内镜对食管癌并发气管食管瘘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2.食管支架、气管支架联合空肠营养管治疗气管食管瘘后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食管支架、气管支架联合空肠营养管与单纯空肠营养管治疗相比,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4.食管支架和气管支架术后并发症均常见,其中以胸痛最为常见。5.食管支架、气管支架+空肠营养管较单纯空肠管治疗生存时间更长,而食管支架较气管支架联合空肠营养管生存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