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都庞岭北部鸟兽物种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peng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都庞岭保护区”)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地处南岭山地中部、湘桂两省交壤之处,这里拥有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地带上最具典型和代表的森林生态系统。都庞岭保护区以往的野生动物资源科学考察均是采用传统的调查方式,一些隐蔽性高、机警性强的或是夜间出没的物种难以被发现。因此十分有必要利用红外相机技术来作为补充调查手段,从而进一步完善此区域的生物编目并为生态学研究奠定基础。2017年1月-2020年4月,按照公里网格法(1 km×1 km),在都庞岭保护区北部设置了 2个样区(A和B),在附近的月岩国有林场坦里源分场设置1个样区(C)。按1台/km2的密度在每个样区内布设了 20台红外相机,共布设60台红外相机进行持续监测。对回收的数据进行鉴别、汇总,并采用相对多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核密度估计和占域模型等分析方法进行处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红外相机监测结果:到2020年4月,红外相机监测累计有效工作日为46911 d,拍摄到独立有效照片5562张,其中兽类和鸟类分别为2502张(44.98%)和1904张(34.23%)。共鉴定出鸟类8目21科63种,兽类4目9科14种。其中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和哺乳类分别为9种和5种。并且调查到湖南省鸟类新纪录——绿翅金鸠(Chalcophaps indica)。(2)相对多度指数:相对多度指数(RAI)排前五位的鸟类分别是白鹇、灰胸竹鸡、红腹锦鸡、白颈长尾雉、虎斑地鸫;哺乳类分别是:红腿长吻松鼠、毛冠鹿、倭花鼠、鼬獾、野猪。(3)物种丰富度:调查天数在270 d之后,哺乳类累计物种数达到本次实际监测物种总数;而鸟类累计物种数将会随着调查天数的增加而继续增加。(4)样区间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保护区内(样区A和B)的物种数、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均大于保护区外(样区C);保护区内和保护区外的鸟类和哺乳类相似性系数较高。(5)日活动节律季节性差异:4种雉类冬季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季节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白鹇和灰胸竹鸡在春季与秋季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毛冠鹿的日活动节律仅在春季和秋季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野猪的日活动节律在四个季节中均无显著性差异。(6)不同季节活动重叠程度比较:春季4种雉类的重叠系数普遍较高。在春、夏、秋季,白鹇和灰胸竹鸡的重叠系数相对较低且日活动节律差异显著。在四个季节中,白鹇和红腹锦鸡的重叠系数普遍较高且日活动节律差异不显著。在春、夏季,白鹇与白颈长尾雉的重叠系数相对较高且日活动节律差异不显著,但在秋冬两季则相反。毛冠鹿和野猪在四个季节中重叠性系数普遍较低且日活动节律差异显著。(7)栖息地选择与利用:在都庞岭保护区雨热时期时(4-8月),所选的7种协变量对于毛冠鹿和野猪的占域率没有显著影响。对于2种雉类,白鹇表现出远离常绿阔叶林的趋势,以及离村庄距离越近,其占域率越大的特征;在研究区域范围内(海拔404-1370 m),红腹锦鸡的占域率随海拔增加而显著增加。研究结论如下:(1)都庞岭保护区林下层鸟类大多是雉类和雀形目鸟类,以东洋界留鸟为主;哺乳类主要以东洋界的中小型兽类为主。(2)都庞岭保护区的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保护区外的坦里源地区是同样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3)4种雉类的日活节律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冬季会产生明显变化。毛冠鹿的日活动节律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而野猪则相反。(4)在时间生态位方面,4种雉类在不同的季节里产生不同程度的分化。毛冠鹿与野猪在四个季节里分化明显。(5)栖息地选择方面,影响白鹇与红腹锦鸡的协变量并不一致;而毛冠鹿和野猪均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对人为干扰有不同的适应性。根据研究成果,提出以下保护管理建议:(1)春季定期巡护,为雉类繁殖保驾护航。(2)减少保护区周边林场人为干扰,扩大野生动物栖息地。(3)减少冬季放牧作业和无关人员进山活动。(4)保护白鹇现有栖息地,促进人与动物和谐共存。(5)开展生物多样性宣传活动,提高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其他文献
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是制约林区发展的因素之一。林用喷雾轴流风机是目前解决林区病虫害的主要设备,其施药方式可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防治效率,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本文根据人工林的特点和作业条件,对林用喷雾轴流风机进行设计,并优化设备的核心部件结构,大幅提升工作性能。本文对林用喷雾轴流风机的主要参数进行设计,并建立三维模型,采用CFD(Computat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disease,AD)是一种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学习、记忆能力的退化。AD的发病机制暂不明确,目前被广泛接受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ta peptide,Aβ)假说认为Aβ错误折叠形成的毒性聚集物(如可溶性的寡聚体、纤维等)可以破坏神经细胞的细胞膜,诱导氧化应激、磷酸化Tau蛋白缠结等一系列发病级联,从而导致神经元凋亡
学位
磷(phosphorus,P)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对植物生长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亚热带地区土壤磷容易被土壤中的有机物、铁、铝等离子固定,导致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较低,磷成为了这一地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土壤磷素有效性与磷素存在形态有密切关系,不同形态磷其有效性不同,但不同形态磷可以相互转化,从而影响磷素有效性。磷酸酶在土壤磷形态转化中起重要作用,该酶可以将土壤中的有机磷矿化分解为无机磷
学位
集成家居行业中,在虚拟家居场景的定制化设计及效果图制作时会出现布光程序冗杂制作流程长,布光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本课题在研究分析虚拟场景光影影响因素及作用规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智能布光系统,并进行了案例分析与验证,本文的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以白天自然风格为例进行试验,得出整体布光中,窗户处在内外双侧面光源时效果最佳,场景满意度随窗户外侧面光源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随窗户外侧面光源比例的增加而升
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为瑞香科(Thymelaeaceae)沉香属(Aquilaria)植物,是我国的主要产香树种和经济树种,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但在自然条件下未受到伤害的白木香基本不会产生沉香,而利用传统的结香方法,沉香的形成周期太过于漫长。因此,本研究从白木香已结香部位筛选出能促进白木香结香的内生促结香真菌,利用单因素发酵试验确定其最适的生长条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