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抗战剧作风格论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guo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剧作家,夏衍自己创作了大量文学剧本,当然也就形成了其独特而又丰富的艺术风格。在戏剧方面,主要是抗战剧作,总体上呈现出自然清新、简约含蓄的现实主义剧作风格。本论文主要探讨夏衍抗战剧作的风格特色,主体部分主要讨论夏衍抗战剧作风格的形成及原因、风格特征和剧作审美价值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夏衍抗战剧作风格的形成。《上海屋檐下》是夏衍抗战剧作风格形成的主要标志,也是夏衍抗战剧作的前期代表作,《心防》和《法西斯细菌》则是后期代表作。同时分析这种风格形成的个人经历、思想倾向、文采气质、审美意识、艺术水平等个人因素和社会环境、时代文化、政治诉求、民族地域差异等社会因素,是主客观这两方面的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第二部分具体分析夏衍抗战剧作自然清新、简约含蓄的现实主义风格。在内容上主要是自然清新的现实主义风格色彩,表现为取材于现实、抗战主题的确定和环境的营造,生活化气息浓厚,反映抗战大环境下人们积极抗日的时代要求,背景环境自然真实,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在现实主义戏剧运用上主要是结构和情节的简约凝炼;在人物塑造上是生动质朴、真实自然,主要描绘了知识分子形象,同时也对小市民、下层妓女、汉奸走狗等形象给予生动地刻画;在剧作语言上则是清新自然而富有幽默感。第三部分写夏衍抗战剧作风格的审美价值,一方面表现烟雨江南大自然的原生态之美;另一方面展现作品中亲人之间、爱人之间的人情美与人性美,具有人文主义精神,体现了夏衍对人生意义与人生价值的追求与探索;同时在自然与环境的衬托下还蕴含着深邃的意蕴美与哲理美。通过对夏衍抗战剧作风格的研究,一方面从抗战视角出发对夏衍抗战剧作的风格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丰富了对夏衍剧作的解读与阐释;另一方面展现了夏衍抗战剧作的独特审美价值,给人们以美的感受与体味,对抗战文学特别是抗战戏剧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他文献
《诗经》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最早的一部民俗史料集。孙作云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他从文学、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多个角度对《诗经》进行
本文以汪曾祺的京剧剧本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汪曾祺不同时期的小说作品,在对其京剧作品进行分期的基础上,以其小说文本创作到京剧剧本创作跨文本写作方式的独具特色为切入口,论证
魏晋玄学与朱熹理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极其重要的两大思想潮流,它们有着极强的哲学思辨和系统义理,尽管中间相隔数百年,然玄学之“本末”、“体用”、“言意”、“动静”、
本文以明代温州府的作家为主要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有明一代温州作家全面的考察研究,包括对作家生平著述的考察和文学作品的研究,描画出明代近300年温州文学发展的总体面貌和地
辽代文学处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低谷,前人对辽代文学的评价往往是略而不提,或一带而过,辽代文学的研究长期处于冷寂状态。二十世纪以来,对辽代文学的研究开始打破长期冷清的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BEAM方案预处理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松原市中心医院2011-01—2014-01收治的3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作
神秘性书写和神秘性语境的有意味营造,是贾平凹长篇小说引人注意的特征之一。这种神秘性书写选择在贾平凹长篇小说里的有意味呈现,是与贾平凹的创作追求分不开的,也与贾平凹
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辛亥革命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民主和共和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尤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已经得到了学者们比较广泛的探讨,但马克思的消费异化思想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是生产处于绝对支配地位的资本主义自由竞
竹枝词本是肇始于中古的巴渝民歌,入乐演唱,伴舞和声。至中唐,以刘禹锡为代表的诗人对此进行了拟作,创制了文人竹枝词。此后,文人对竹枝词的创作实践从未间断,绵延千年,这使得目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