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SC/NSC日粮对湖羊胃肠道及血液营养生化指标的影响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X_AC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乃尔净碳水化合物体系(CNCPS)中,瘤胃微生物被分为结构性碳水化合物(SC)发酵菌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发酵菌两大类,前者只能以NH3为氮源,而后者则能以NH3、FAA和肽为氮源,因此不同SC/NSC比例日粮将影响瘤胃微生物发酵类型,从而影响瘤胃中饲料蛋白质降解,导致进入肠道的氨基酸数量和质量发生改变,而血液成分与营养状况关系密切,并与胃肠道指标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因此本试验采用安装瘤胃瘘管、十二指肠瘘管和颈静脉血插管的湖羊3只,通过4×3不完全拉丁方设计,研究了饲喂由苜蓿干草、羊草及配合精料组成的4种SC/NSC分别为1.62(A)、1.05(B)、0.69(C)、0.44(D)的日粮对湖羊胃肠道及血液营养生化指标的影响。 第一章 不同SC/NSC日粮对湖羊瘤胃内环境和肽释放的影响 本试验研究了四种不同SC/NSC日粮对湖羊瘤胃内环境参数pH、氨氮浓度及VFA浓度和摩尔组成的影响,同时研究瘤胃内产生的FAA与肽的种类、数量和比例,这将为调控湖羊后段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 1 本试验四种不同日粮对湖羊瘤胃内环境产生了显著影响,pH值呈现随SC/NSC降低而降低的趋势;氨氮浓度呈现逐渐升高趋势,但到D组又有下降现象;瘤胃乙酸浓度以B组最高,四组丙酸、丁酸浓度逐渐升高,乙丙比逐渐下降。 2 瘤胃内降解产生的FAA随SC/NSC下降而升高,瘤胃内释放的肽也呈现相似规律。当SC/NSC从A组的1.62下降到B组的1.05时,细菌产量极显著增加,菌体AA显著增加,但随着SC/NSC从1.05继续下降到0.69和0.44,细菌产量明显减少,菌体AA含量也减少,表明日粮NSC过高,瘤胃中释放的大量的肽超过了NSC分解菌的最佳需要,从而限制了细菌生长,降低了MCP的合成量。 3 A、B两组在喂后2小时肽释放量最多,而C、D组采食后未发现肽释放高峰。从瘤胃内释放肽的AA组成分析可知,各组AA组成相似,瘤胃液肽中酪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较低,这3种AA可能确实是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各组内相对比例较高的为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可能这些AA与肽的抗降解性有关。 第二章 不同SC/NSC日粮对湖羊小肠内环境和肠道AA吸收与组成的影响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SC/NSC日粮组成下,日粮、细菌、纤毛虫各自对小肠AA的贡献率,在小肠AA吸收的水平上确定适宜的日粮组成。结果表明:
其他文献
本试验探讨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0~10w麒麟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营养物质表观代谢利用率、血清生化指标、肠道食糜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3×3因子完全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