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德情景中弱势者道德优势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ang_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信息发达的社会中,我们往往能在第一时间通过多种信息渠道了解全国的热点事件。我们发现,人们一般对涉及社会明星、富豪及权贵等高社会地位人群的负面新闻的讨论比一般群众的负面新闻更加激烈,谴责的舆论更加强烈,并且有两个不同社会地位参与的冲突事件(如城管与小贩)中。人们往往第一时间会认为是强势者一方在欺压弱势者一方,将事件的罪魁祸首归结为强势者一方。有关弱势者效应的研究表明,弱者的身份会带来更多的社会支持,但是有关这种支持效应的研究并未延伸到负性的社会事件中,尤其是对弱者负性行为的道德判断。虽然社会道德准则是固定的,但是人自身的道德标准是变化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弱势者的支持与同情会不会影响对其不道德行为的道德判断?比起高地位人群,弱势者的不道德是否更容易受到宽恕,拥有更多的不道德行为许可?本研究在弱势者效应的研究基础上,以不道德事件为情境,进一步研究弱势者在社会负性事件中的道德优势效应及影响因素。首先研究一材料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情境,被试要求在阅读完材料后对行为的不道德程度及其事后报复动机上进行打分,在道德认知与宽恕行为倾向上探讨弱势者与强势者之间的差异。研究二主要探讨影响弱势者道德优势的因素,研究分为两个子实验,实验一探讨行为指向性对弱势者道德优势的影响,从现实情境出发,研究当社会个体自身处于道德情境时的道德行为表现;实验二中材料更多突出情境压力,探讨行为动机对人们道德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弱势者在类似恶性竞争的负性社会事件中往往容易第一时间受到人们的支持偏向,我们称之为弱势者效应,即使在明确做出不道德行为情况下,对社会弱势者行为的道德谴责也更轻,更容易被宽恕,即为弱势者存在道德上的优势效应。(2)弱势者的道德优势效应受行为指向性影响,不关乎自己的利益时,人们会无条件支持弱势者,并容易宽恕其行为;但一旦关乎自己利益时,人们会像谴责强势者那样谴责弱者的行为,并且不容易受到当事者宽恕。(3)行为动机影响弱势者道德优势现象,动机能使弱势者与强势者发生身份转换,一旦让人们感受到弱势者的行为是恶意的,弱势者会被看作强势者一方,弱势者的道德优势效应消失;如果人们感受到强势者的行为动机时无害的或是被迫的,人们对其行为同样有道德上的宽恕。
其他文献
FT集团成立于1994年,现已经是一家集房地产开发、设计、施工、工程监理、销售、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拥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一级开发资质、甲级设计资
病毒性心肌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何志旭综述周同甫唐胜才审校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系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
探讨将“思政元素”融入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实践结果表明将“思政元素”融入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研究显得非常有必要且意义深远,有助于提高高校育人效果,真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是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特色,在短短的几十年的历史里,其发展犹如一部台湾经济发展史,其发展脉络遵循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满足对社会和人民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