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作为一种以下尿路病理和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病症,其明显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极大的干扰,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的一大疾病。神经-ICC-平滑肌网络作为新近认为是OAB的其中一个致病原因,日益受到研究人员关注的研究热点。缩泉丸的功效为补肾缩尿,固脱止遗。肾气丸功效为温补肾阳,振奋阳气,缩泉丸与肾气丸合用在治疗OAB上有良好的疗效。本课题以神经-ICC-平滑肌网络为切入点,研究补肾缩尿法对OAB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以膀胱出口梗阻模型作为OAB的研究模型。将豚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缩泉丸组、肾气丸组和缩泉丸联用肾气丸组六个组。分成三部分1、补肾缩尿法对豚鼠OAB的治疗作用:测各组的排尿次数、排尿量、尿动力参数和离体肌条功能参数。2、研究补肾缩尿法对OAB豚鼠膀胱神经-ICC-平滑肌网络结构的影响:通过组织免疫荧光法观察膀胱ICC、乙酰胆碱能神经(VAChT)、P物质肽能神经的相对含量变化,以及透射电镜观察整体膀胱神经-ICC-平滑肌网络结构;3、研究补肾缩尿法对OAB豚鼠膀胱神经-ICC-平滑肌网络信号传导的影响:通过组织免疫荧光双标观察ICC与M3、P2X5受体亚型的共表达情况,观察补肾缩尿法是否作用于ICC上的M3和P2X5受体,以及采用荧光定量PCR法、westernblotting法检测ICC-平滑肌网络缝隙连接蛋白Cx43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1、模型组能显著增加豚鼠排尿次数,增加膀胱漏尿点压力(BLPP),最大膀胱压(MVP)及残余尿量(PVR)的作用(P<0.05);模型组显著提高了膀胱肌条对激动剂的刺激敏感性,对由于KCL激动剂引起的收缩和Carbachol引起的收缩有显著性提高(P<0.05);模型组ICC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而肽能神经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膀胱神经-ICC-平滑肌网络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ICC上神经受体M3和P2X5表达量在造模后显著升高(P<0.05),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2、补肾缩尿法对豚鼠OAB的治疗作用:用托特罗定、缩泉丸或缩泉丸联用肾气丸组治疗能减少OAB模型豚鼠的排尿次数(P<0.05),托特罗定、缩泉丸、肾气丸以及缩泉丸联用肾气丸组有不同程度降低BLPP、MVP及PVR的作用(P<0.05)。托特罗定、缩泉丸以及缩泉丸联用肾气丸组均有不同程度显著性降低由于KCL激动剂所引起的肌条收缩作用(P<0.05),并在Carbachol不同浓度影响下的收缩作用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3、补肾缩尿法对OAB豚鼠膀胱神经-ICC-平滑肌网络结构的影响: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给予缩泉丸、肾气丸和缩泉丸联用肾气丸有不同程度降低ICC细胞和提高神经纤维P物质的相对表达量,其中缩泉丸联用肾气丸效果最为显著(P<0.05,P<0.01)。透射电镜图显示,分别给予托特罗定,缩泉丸,肾气丸或补肾缩尿法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神经-ICC-平滑肌结构间的联系,联系减少。4、补肾缩尿法对OAB豚鼠膀胱神经-ICC-平滑肌网络信号传导的影响:对神经受体与ICC的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补肾缩尿法治疗后,ICC细胞上的M3神经受体表达显著下降(P<0.05);缩泉丸联用肾气丸干预后,膀胱缝隙连接蛋白Cx43mRNA和蛋白表达量呈极显著下降(P<0.01),证明缩泉丸联用肾气丸能够通过减少冲动信号的传递而达到调节膀胱功能。结论:1、模型组能增加排尿次数,伴有平滑肌不稳定收缩,并对激动剂的敏感性伴有显著性升高,代表造模成功。其中膀胱ICC数量升高,代表OAB的发生与ICC数量变化有关。2、缩泉丸联用肾气丸组明显改善OAB豚鼠排尿次数,能够减少膀胱漏尿点压力(BLPP)、最大膀胱压(MVP)及残余尿量(PVR),改善膀胱肌条张力活动,初步证明补肾缩尿法具有改善OAB膀胱病理状态的作用。3、模型组ICC数量明显增加,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增加,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神经-ICC-平滑肌网络联系更加紧密。经缩泉丸联用肾气丸组治疗能够改善膀胱神经-ICC-平滑肌网络的联系,改善去神经化的病理状态,预示给药后药物能通过降低ICC细胞和改变神经纤维数量从而起到补肾缩尿的作用。4、缩泉丸联用肾气丸组能减少神经受体的数量,减低缝隙连接蛋白的表达量,起到减少OAB豚鼠膀胱神经-ICC-平滑肌网络信号传导。说明补肾缩尿法通过改善神经-ICC-平滑肌网络之间的联系起到补肾缩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