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资产发生减值的速度加快,减值的影响因素日趋复杂,因而会计实践对资产减值会计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各国都颁布了或正在制定相关的准则。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有十几年的历史,仍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2005年7月22日,我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xx号——资产减值》(征求意见稿),是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重大发展,并使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接轨。在这个重要时期,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国际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以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征求意见稿,找出准则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希望能对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起到些许推动作用。 本论文在简述资产减值的概念、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质以及资产减值会计的意义基础上,分五个部分对资产减值相关会计问题进行了国际比较。 第一部分,对西方和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进行论述,从中可以看清西方资产减值会计发展的脉络和基本思想,对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起到借鉴的作用。 第二部分,对比了各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在确认、计量方面的内容。讨论了资产减值会计涉及的资产范围、资产减值确认的基本原则、以及减值判断的时间和迹象;重点比较了各国资产减值的计量标准,和资产组概念的应用。 第三部分,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分两个阶段对比了我国和国际会计准则,主要分析差异,并指出现阶段各国相关准则趋于一致,但经济内涵仍有差别。 第四部分,对比了国际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及我国资产减值征求意见稿对于商誉减值的专门规范。 第五部分,列举了国际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和我国资产减值征求意见稿要求资产减值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并指出各国准则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