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的角色知识属于儿童社会认知的范畴,角色知识是儿童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保证。研究发现,儿童在2岁时就已具备了一些性别成见知识,初步形成一些性别角色知识。在儿童的人际交往中,与父母、同伴及老师的交往最频繁,因此本研究选取性别角色、职业角色、年龄角色,考察4-6岁儿童三种角色知识的发展情况。儿童获得角色知识形成社会经验,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儿童可以利用这些经验推测交往对象的心理及行为。儿童的解释性心理理论也是对自己及他人的心理及行为的推测,因此本研究将测查儿童获得的角色知识与其解释性心理理论的关系。本研究旨在考查4-6岁儿童角色知识的发展及其与解释性心理理论的关系,选择重庆市市区和乡镇幼儿园的儿童共150名,自编《学前儿童角色知识量表》,考察儿童角色知识的发展情况;依据解释性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式,采用局限视野图,考察儿童的解释性心理理论发展情况,同时探究儿童的角色知识与其解释性心理理论的关系。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儿童的角色知识存在性别差异,女孩的角色知识较男孩丰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角色知识不断丰富,6岁儿童的角色知识显著丰富于4岁儿童;城乡差异会对儿童的角色知识产生影响,城市儿童的角色知识较乡镇儿童的角色知识丰富。2、儿童的解释性心理理论存在性别差异,女孩的解释性心理理论能力高于男孩;儿童的解释性心理理论能力随年龄逐渐提高,6岁儿童的解释性心理理论水平显著高于与4岁儿童的;城乡差异对儿童的解释性心理理论没有影响。3、儿童的职业角色知识与其解释性心理理论能力存在显著负相关,即儿童的职业角色知识越丰富,其解释性心理理论水平越低。